第549章 第十二章修

作者:都广建木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后回答。“约莫丹陵以北两千里。”

“技术推广这么快?无怪乎兕子说卫辕是个人才。”青婧惊叹道。

理论上一门有益的技术出现会很快推广开来,因为需求,实际上并不。

一门新技术的出现意味着财富,只要能够将技术垄断,因而新技术出现都会被拥有者藏着,当传家宝一样不传外人,传嫡系不传旁支。

自然的推广开来,石磨都出现好几百年了也没走出冀西,最终走出来还是辛筝这个外来因素。

官方推广技术效率会快点,但也不会太快,国家对基础控制太弱了,约等于无,想在地方上推广东西必须得到名为乡贤实为豪强的支持,但乡贤三老本身就在乡野食物链顶端,没有主动改变的动力。

哪怕官吏能够说服乡贤,交通也决定了再怎么传播也只是在当地传播。

目前为止对技术推广最快的做法是辛筝的做法。

先到处建官序,强制义务教育,家长不配合就去死。

组织官序的学生在休假时为官署做短工长工,让崽子们能够自己赚钱,甚至赚得非常多,能够养活自己。

经济地位决定家庭地位,赚不到钱在家里就没地位,赚得到钱就有地位,谁赚得钱多谁地位就最高。幼崽们能自己赚钱,自然就有了话语权,不会说什么都被人当成小孩子说话不在意。

虽然也有父母会仗着自己父母的身份拿走幼崽的工钱却不给予幼崽对应的话语权,但官序是寄宿制,幼崽只在休假时可以回家看看,若不回家想在宿舍继续呆着,官序也不会反对。

官序的门房是从军队里退下来的,非官序工作人员未经批准不得无故进出官序,哪怕是幼崽的父母。

想拿走幼崽的工钱也得见得到人。

以幼崽父母的身份去找幼崽工作的地方代领工钱?

想法是好的,奈何辛律明确规定:当事人的工钱必须当事亲自领,代领也可以,但必须建立在当事人病重实在来不了,写个代领书,代领书上要有当事人的签名,若当事人未成年,那还得加上监护人的签名。否则发的工钱就不作数,当事人来要工钱时,掌柜还得再发一份,不然当事人可以去官府要求十倍起步的赔偿。

为了钱,父母终究还是会低头,给予话语权。

铺垫至此,辛筝每次要推广什么新技术时都会发到各个官序让官序教给幼崽,再让幼崽回家教父老乡亲,官府还会给幼崽一份文书,让乡里的里正、乡正们帮忙将人组织起来学习新技术。

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惯性,惯性是个好东西,端看你会不会用。

最值得说道的是,幼崽回家教父老乡亲一半是因为这是官序布置的课后功课,另一半则是因为家乡情怀。简言之,官府没花一厘钱,确切说,只花了几张文书的笔墨纸费用。

乡里胥吏组织氓庶学东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