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64 章 第二十七章茅

作者:都广建木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人的最高标准要高,造成他与战俘们标准不同的根源大抵在于过去的饮食差异。

虽然是突然降下来的管理者,但战俘们对茅的态度很好,有问必答。

茅喝着鱼汤啃着蒸饼一边听一边整理,发现这些战俘全都是氓隶出身,被征入伍之前一年到头就没吃过几顿饱的,甚至因着辛侯这些年大力推广甘荀、球葱等高产作物,这些作物流入玉国后,原本还能吃上麦饭的氓隶们连麦饭都吃不上了,以甘荀、球葱、莱菔等作物为主食,并着野菜充饥。

这使得这些氓隶对于被征入伍的排斥远不如曾经,原因也很简单,进了军队能吃上麦饭。

虽然因为氓隶们低下的战斗力,在战场上被做为炮灰来使用,对于炮灰自然不需要给予多好的待遇,经常饿肚子是寻常,但能吃上饭的时候吃的是寻常很难吃上的麦饭。

是的,大部分氓隶入伍为的就是一口麦饭,不是磨成粉制成的面食,而是粒食的麦饭。

将麦子脱壳磨碎再制成面食需要耗费不少人力,对于氓隶而言,这种需要精加工的食物属于奢侈品。

茅想说为了一口饭这么卖命值得吗?

但考虑一下彼此的生活环境,这话又咽了回去。

两国情况不太一样。

辛国种植最高的作物便是麦,虽然球葱、甘荀、莱菔的产量更高,但不抵饿,粮食不够的时候用于充饥,平时都是做为菜来食用。

种的麦子用的种子是国府专门培育的,产粮更高,再加上水车水渠的灌溉、粪肥技术,每年收获的麦子都非常可观。

除此之外,辛国在各地建了许多利用风力和水力的风车磨坊和水车磨坊,用来榨油与磨麦子,虽然风车和水车的建造成本很高,但国库掏钱,也没让氓庶出什么钱,只需要磨麦子时用一部分麦子做为酬劳就行。因为风车和水车大部分时候都在运转,为了不浪费,磨的麦子越多,磨坊收的酬劳比例就越低。

很多地方磨麦子干脆将一整个里聚的麦子合起来,以此缩减成本。

顿顿面食是不可能的,但面食也从来都不是什么奢侈品,若是居住在那些人口众多的大城邑中,便是想每天啃蒸饼也不是问题。

理论上,俘虏们这种心态,让他们为辛国攻打玉国非常容易,管饭管饱就成,但嗟他不满意,明确表示:自己要的是俘虏们心甘情愿,不是为了一口饭卖命给辛国,为辛国攻打玉国。

这就很为难人了。

茅等被派来管理战俘的临时军官们为此愁得头都要秃了,不为一口饭打仗,那为什么打仗?

大将军你要求那么多,怎么就不干脆将解决的法子也给说出来呢?

这个问题自然是有人问过的。

嗟的回答也非常的理直气壮:正因为我不知道要怎么才能做到才让你们想办法。

所有人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