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70 章 第三十三章启

作者:都广建木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

比起神犬不神犬,启更好奇狗子认识多少字,出门寻了无用的木板回来让狗子刻字,狗子刻了没几个字便不耐烦了,启也不勉强。“不喜欢刻字,那我念书给你听。”

狗子露出了思索的模样,汪了两声表示赞同。

启的声音非常好听,有一种环佩叮当的玉器清亮感,听他念书是一种享受,朔与狗子用同样的享受姿态给出了无声的赞许。就是遗憾短了点,启念了两刻时间将邸报上的信息都念了后便不念了,给狗子找了一卷狗子感兴趣的书让狗子自己阅读。

启问朔:“邸报上说辛侯打算借钱给氓庶,你有什么猜测?”

“不会只是为了钱,借钱不是借口就是顺带的,她有别的目的。”朔道。“五千万大钱看似很多,但也就是她多铸几万枚金铢的事,反正如今辛国的钱币最值钱,不愁没人收。”

滥发钱币会导致钱不值钱,羽族第一王朝后期时便是如此,元老院滥发钱币,钱不值钱,物价飞涨,怨声载道。

但辛筝很难有这种问题,一来辛筝对所有钱币的质量非常注重,每一批铸币的品质都是一致的,含铜量含银量含金量没有一点折扣;二来哪怕辛国境内吃不下那么多新钱,也还有辛国之外的人族国家。

战争频繁,别的国家都选择了多发钱币,但铸币也需要原料,原料不够怎么办?

倒是有人学辛筝,搞钱币等级制度,三铢钱的铜料只比两铢钱多一点,却值十枚两铢钱,四铢钱只含有少许的银,按着正常的银与铜的价值兑换,根本不值一千枚两铢钱,但在辛国,它就值一千枚两铢钱。

可以说,辛筝的钱币已经挑出了贵金属本身的价值,最小的铜锱与粮食挂钩,而比铜锱大的钱则与铜锱挂钩,对上位者的信誉要求很高。

辛侯可以这么做,羽王也可以这么做,但人族那些诸侯们做不了,辛侯与羽王花了很多年的时间积攒信誉,打造口碑,令人们相信他们,而那些诸侯....连发行的最普通的铜钱都不可信,何况更大额的钱。

信誉的惨烈对比也造成了辛国的钱币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碾压诸侯贵族们发行的钱。

“我也是这么想的,但我想不到她能有什么目的。”启叹道。

朔翻了翻邸报,指着其中一部分道:“我没有证据,但我直觉和它有关系。”

启低头瞅了瞅朔指出的部分。

前不久民间投票决定国家大事给辛国造成了不小的损失,辛侯似乎吃了教训又似乎没长记性,她改良了采风官。

采风官,和稗官野史一样都是史家的分支,但不同于稗官著野史,采风官只负责搜集各地的民情与歌谣,方便上位者了解民间的情况。最开始时与稗官野史是分开的,但在发展中这两者慢慢的就混在一起了。

辛侯搞的采风官自然与传统的采风官不同,采风官不再由上位者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