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他愿意接受一个简朴到不符合身份的冠礼,不然再急也需等着。
在小扶风侯忙着自己的冠礼时,濁山侯也将隰叔的棺椁送进了扶风侯的陵墓与之合葬。
毫无悬念的引起了轩然大波。
面对质问,小扶风侯非常明确的表示自己借了姨母的力量才得以拨乱反正,答应了人的事总不能出尔反尔,君无戏言,若君王的话可以当侧筹一样用完就扔,那谁还能相信君王?
这理由太无敌,哪怕事情做得不太妥当,也没人能说什么,甚至还忍不住感慨小扶风侯重信,是一个可信的君王。
找小扶风侯没用自然也有人来寻濁山侯。
面对质问隰叔不是先君配偶,此事不合规矩的。
濁山侯:“我的母亲是国君,陪葬她的陵墓乃荣耀,若每个国君的陵墓都只能陪葬配偶,那我是不是得将历代国君陵墓里陪葬的臣子与奴隶都给清出来?”
国君的陵墓从来都不会只葬国君一个人,国君很喜欢且死得比国君早的配偶、侧室、子女都可能一起躺陵墓里,臣子也有可能,不过这种几百年难得一见。但不论哪一种都必须非常非常喜欢,人族的王侯贵族更多的还是单人墓,只葬一个主子,剩下的都是伺候的奴隶,避免贵族死后没有人伺候。
即便很多国家明面上都废除活殉,但法律是统治者用来约束底下人的,不是用来约束自己的。因而法律禁它的,贵族不管,它也不管贵族,井水不犯河水,互不干涉。
贵族死的时候都会挑选不少奴隶活殉,有的国君甚至还会让臣子陪葬,还有国君,不论哪个国家的国君陵墓都不会少了人殉。不过随着明面上的禁止人殉,王侯贵族多少还是收敛了一点,在五六百年前的时候都有国君死了孩子,特别伤心,就骗很多庶人去参加葬礼然后把参观的氓庶给杀了殉葬。有了禁人殉的成文法后王侯贵族们便只用奴隶人殉,不再祸害氓庶,最多就是国君会让有身份的侧室殉葬,但妾通买卖,让妾殉葬属于灰色地带,除非妾的出身特别高,否则不算犯法。
辛侯她老子大概是个例外,墓里一个人殉都没有,但不是辛襄子不想,而是辛侯不孝。
陪葬国君的陵墓也是一种荣耀,一些明君死的时候不乏自愿殉葬的忠义之士,其中一些特别感人的,尸体被葬进陵墓里。
真要清理,符合条件的着实不少。
濁山侯胜。
面对质问国君都葬了还启了她的陵墓打扰她的安宁,实是不孝的。
濁山侯:“是吗?可阿父是她最喜欢的男人啊,为了阿父,阿母连后宫里的美少年们都给遣散了,如此深情,孤相信她一定会高兴阿父葬在她身侧,孤乃一片孝心。”
濁山侯再胜。
最终所有人都只能看着濁山侯得偿所愿,气吐血一大票人后参加了小扶风侯的冠礼,于冠礼后坐上归国的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