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开垦土地发展农业得有人口,南方那过于原始的先天环境非常限制人口的自然增长,而要将南方改造成适宜农耕的环境就得有足够的人口,这是个死循环。
纵观南方的人口大国,除了扶风国,其它国家要么是如防风国一般本身气候更偏北方,要么就是在北方战乱时大量人口南下躲避战火,南方通过吸纳北方人口有了足够的人口开发南方。
扶风国倒是没走这条路,倒不是不想走,而是地理位置太南,北方流民不会往扶风国跑,走不了吸纳北方人口的路线,但它最终的路线也不是什么常规路线。
观察扶风国的历史就会发现扶风国很长时间支柱产业都不是农,而是工,第一产业是船业,第二产业是荼,第三才是农耕。
通过船与荼叶换来足够的粮食增长自身的人口,再用这些人口与财富反哺农业,开发本地,直到扶风庄宣侯阮,也就是濁山姮母亲在位期间农业才真正跟上来。
原因分析了出来,辛筝开发南方的心思也被迫中止,北方自己的人口都还不够,没那么人口拿到南方当消耗品。虽如此辛筝也没完全死心,仍旧下令扑灭钉螺,防治各种寄生虫病,为不知道多久以后的人口大迁徙做准备。
多面小能手的旸也因此被派来南方,也不知是青婧做了什么还是青婧本身的生命信息问题,后代的体质比寻常人更皮实。
尽管如此旸也很小心,溜狸奴都不会跑太远,更不会接触任何不干净的水源,为防万一在进入南方后对狸奴也进行了一番特训。
狸奴哪怕闲逛也不会碰任何不干净的东西,充分保障彼此的安全。
一人一狸奴溜溜达达的出了门。
为了方便随时下乡,也为了不造成危害,医官们的总部营地并不在城邑中,而是在一处规模比较大的聚落外。
走在在医者们的要求下被打扫得干干净净的街道上,时不时会遇到打招呼的人,更有一些少年向旸送礼物,普遍是一些野花。
最开始时也有人送一些贵重的东西,比如捕猎回来的肉食,但在旸统统拒绝,只接受了随处可见的野花后礼物便慢慢都变成了花草。
旸一边走一边用花草编织,很快编出了漂亮的花圈,随手戴到狸奴的脑袋上。
狸奴下意识想抬爪抓掉,但很快反应过来什么,收回了爪子,继续顶着花圈溜达。
在狸奴蹦跶到疲惫不想再走时旸将狸奴抱到了怀里,回到了营地,营地门口原本被清理掉的钉螺小山又堆了起来。
因为钉螺是水蛊的重要宿主,辛筝颁布了以粮换钉螺的政策。
政策是好的,效果就有点一言难尽了。
每天都有人带着收集的钉螺来换粮食,理论上结果很好,但因为钉螺是水蛊的重要宿主,抓钉螺必须做好防护,如戴上鱼皮、旁的动物皮制成的手套,反正尽量不要直接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