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胥侯肯定不会带着继承人上战场,那么搞死他的就是别的孩子,敢这么搞,必定是有把握自己能取代嗣君,不然孝死了父亲只能便宜嗣君。
辛筝一边问一边翻阅密函。“嗣君也死了,真惨。”
要对羽国开战,肯定要收拢国内更多的资源,为了巩固自己的位置,嗣君选择与赫胥侯站在同一立场,这样做的好处是不会父子感情不会因为嗣君年长而产生破裂,反而会因为政治同盟的缘故更加牢固,国君不会没事想废嗣君,坏处是公卿贵族们会看嗣君很不顺眼。
嗣君最后能不能继位还得看国君和贵族谁占上风,毫无疑问,这回贵族占上风,故而赫胥侯走后嗣君也跟着走了。
新继任的是一个庶子,羽国扶持的,一上任就割了不少地给羽国,缴纳了数倍的贡赋。
但不确定弄死赫胥侯的是否这位,因为经桓选择新君时的做法是:谁给的多就支持谁。
不论大孝子是否新君,毫无疑问莫名其妙背了赫胥侯之死黑锅的事让羽国感到了不满,不然不会这么做。
虞道:“我们原本利用赫胥侯牵制羽国的事也黄了。”
辛筝自我安慰道:“往好的方向想想,我不需要考虑自己对赫胥侯许的承诺了,人死债消,总好过来日我出尔反尔。”
为了打动赫胥侯与羽国拆伙,她可是做出了不少美好的承诺,当然,所有必须事后兑现的许诺一个都没打算兑现。
赫胥侯也未必不明白,但他不想一辈子被羽国控制,而当下各方势力最适合结盟的便是辛筝与防风,防风忙着蚕食澜州,顾不上遥远的青州,便只剩下辛筝这个主动送上门的。
辛筝事后反悔也无妨,重要的是有了名义,名义看不见摸不着,但利用好了非常值钱。
“不过是回到最初罢了,不算最坏,不过这样的话我就不能让君离参与同西荒的战争了。”辛筝道,赫胥国如今的情况根本不是羽国的对手,羽国同高辛国之间又隔着赫胥国这一缓冲带,羽国若想趁这个机会在沃西边境捣乱并非难事,君离必须坐镇沃西。
虞赞同。“待迁都之后便让他回沃西吧。”
辛筝点头嗯了一声,一边问一边翻起剩下的公文。“还有什么坏消息?”
不是这里地震了就是那里闹旱灾蝗灾,辛筝对此连牙疼的感觉都没了。
不管是什么事,习以为常后都会如此,哪怕是天灾。
唉声叹气做怨妇状没意义,还会叫人看了就心生厌烦。
看了看地点,离她设置的专门用来赈灾的义仓都不远,只要及时开义仓,并且义仓里的粮食没被贪官污吏给捞过就不是大问题。
辛筝相信义仓里的粮食都没问题,没必要。
官吏们不贪是不可能的,那是人性问题,但手里有权,捞钱的门道千千万,没必要选最要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