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可以吧?他们又不是帝国公民。
于是这些富商巨贾们,就像闻到了血腥味儿的鲨鱼和蚂蝗,纷纷斥巨资组织捕奴队,向蝗虫一样奔向夏国周边的那些小国家,用一切的手段弄回奴隶,让帝国的奴隶经济再一次被推向高潮。
帝国周边的很多国家,都处在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折时期,他们松散的部落联盟在相互征战时,一般都会抓捕大量的俘虏作为战利品,一方面扩充自己部落的人口,另一方面也能用来交易,很多国家,强壮的男**隶和美貌的女**隶,是可以当做货币的。
夏国商人的捕奴队,不光带着刀剑长矛,也带着大量的商品,茶砖、丝绸、布匹、纸张、瓷器等等等等,这些东西在周边国家当权者的眼里,可比奴隶要好上许多,许多部落头人和地方豪强都用奴隶换取夏国人的商品,捕奴队这时是商队。
当捕奴队遇到某些不开化的村落,恰巧这些村落的男人看起来很有力气,女人看上去娇媚可人,村子又穷的叮当乱响,拿不出什么像样的东西跟夏国人做交易时,他们就抽出刀剑,拿起长矛,用武力征服这些村落,将原住民变成自己的俘虏,带回国内作为奴隶出售,反正这些人也不是帝国公民,帝国的反奴隶法案管不到他们。
这些奴隶中,当然也包括哈斯巴人,捕奴队在哈斯巴国境内犯下的罪行,不比哈斯巴人在大夏帝国境内犯下的罪行轻多少,不过哈斯巴人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他们自己也在部落间争斗的过程中,造成了大量的奴隶,很多头人不介意这些奴隶变成供自己使用的夏国商品。
这种奴隶贸易持续了近五十年,在上一任皇帝陛下近十年的不懈坚持下,帝国立法院终于再次修改反对奴隶法案,彻底禁止奴隶贸易,但是皇帝陛下也对支持蓄养奴隶的豪门大族做出了让步,已经是奴隶身份的外国人,直到死,身份依然是奴隶。
潘多拉的魔盒一旦打开,想要再合上就很难了,尝到甜头的奴隶商人们,依然想尽一切办法给自己的客户们提供高质量的奴隶,豪族富贾对男**隶的需求,在废除奴隶法案再次颁布后彻底消失,对女**隶的需求却依然旺盛,甚至还有增长的势头。
在地方上拥有很大势力的豪族、富商甚至是文人名仕,都热衷于豢养外族女奴,这些女奴在被抓到的那天起,就过上了暗无天日的生活,运送的过程大多都是装在大木箱子中,被送到客户手中后,也是关在深宅大院中,到死也见不到外面的世界。
为了杜绝奴隶贸易,皇帝甚至成立了一个新的机构,命名为反奴隶调查委员会,简称反奴委,结果因为人手不足和经费短缺等等原因,只能是在京城和京城附近有效的开展反奴调查,根本不能对全国的奴隶贸易进行有效的控制。
奴隶贸易和豢养女奴,是整个标榜法治和文明的大夏帝国最阴暗的角落,是这个如日中天的庞大帝国唯一暗无天日的阴暗面。
每当豪门富贾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