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制,枢密院只有统兵用兵的权力,没有征兵的权力。
征兵由兵部进行,然后移交给枢密院的新兵训练营进行统一训练,训练结束再分配到各个团。
这就需要一个统一的训练标准,否则很容易出问题。
虽然有统一训练标准也难免会出现参差不齐的问题,但起码有一条标准线在哪里,不会太离谱。
所以他们才要花费这么大的功夫编撰操练手册。
而且这份手册不只是能用来训练新兵,老兵平时操练也一样可以使用。
枢密院和兵部的架子刚搭起来,谢道韫就带着这群智将开始了操练手册的编撰工作。
看样子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编好。
在这里转了一圈文易就离开了,他知道自己在大家聊起来会放不开,还是别在这里碍眼了。
不过在这转了一圈注意力被转移,心里的火倒是消退了不少。
左右无事就来到自己的书房,从书柜里取出几本厚厚的书。
第一本是《韵律》,内容很简单,他把二十六个英文字母抄了过来,构成了拼音字母。
这个时候英国还不存在,他们的祖先还光着屁股举着木棒在野外狩猎呢,要到公元六世纪才会出现英文字母的雏形。
所以,现在这已经不是英文字母了,而是原创的汉语拼音字母。
有必要说一下的是,英文字母是根据拉丁文字母创造的,而拉丁文字母又是借鉴了希腊字母。
不过无所谓了,只要对普及汉语有用就可以了,管他们谁抄谁的呢。
这本韵律就是一本教人拼音的书籍。
不过想推广韵律还有一个问题,需要一本字典。
所以他手中的第二本书就是一本字典,准确说是一本字典的雏形,叫《唐字典》。
他自己当然没有能力编撰一部字典,这个工作需要很多人协作才行,但杜子恭无意间帮他解决了这个问题。
学习印刷术的时候杜子恭许诺会帮他收集书籍,第一批送过来的书籍里有一部叫《说文解字》。
专门介绍文字的一部书,不但介绍字形,还介绍了字意和起源,里面共记录了一万余字。
对于文易来说这已经足够了。
他找了几个比较有学问的人对这部书进行了抄录,然后以这本书为蓝本,删掉了多余的部分,只留下简单的字词释意。
之后他亲自带队用拼音字母给这些字注音。
这里文易选择了北方口音,但并不是完全照搬。
真正穿越到这个时代他才知道,古人说话是真费劲——单纯的字面意思。
他们说话的时候要憋气,憋大气,有些发音憋气都能把人憋死那种。
关键这种发音还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