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 珠峰,我们来了 六

作者:小鹿爱小胖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8700米的高度上,挺立了35年。

听说好像要被更换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进行。

他们其实是今年窗口期第一个准备冲顶的队伍。

如果在后面排队,很有可能会在第二台阶遭遇拥堵路况。

没办法,如今商业攀登展开的如火如荼。

只要银子给的足,被上天给予天赋的夏尔巴人。

甚至可以把你生生抬到峰顶,拍一张史上最贵的打卡照。

不管如何,来到这里的人,都不应该忘记这通往顶峰的最后一道门,也是一道鬼门关。

从年,英国人用了17年的时间,七次到北坡侦察、攀登,最终均以失败告终。

他们到达最高的地方就是第二台阶。

被第二台阶阻退的英国人说:这里没有攀援的支点,横亘着世界上最长的路线,它无尽无边。

因此,英国人给北坡攀登路线的定义是:飞鸟也无法逾越。

然而,1960年,中国的登山运动员刘连满用自己的身体把队友送上了第二台阶。

1960年点,四名中国队员站在了第二台阶下,他们是王富洲、屈银华、贡布和刘连满。

在他们的右侧,立着一块4米多高的岩壁。

他们看到岩壁表面没有支撑点,只有一些很小的棱角,根本无法用于攀登。

岩壁上虽然也有几道裂缝,但裂缝之间的距离都在1.5米左右,同样无法用于攀登。

在王富洲的保护下,刘连满在岩壁上打了两个钢锥。

但刚一攀登就摔了下来,连续摔了三次,刘连满伏在岩壁上喘不过气来。

贡布和屈银华也分别尝试了两次,也都摔了下来。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

刘连满一咬牙,对王富洲说,你们踩着我的肩膀上吧。

刘连满是从消防队借调到登山队的。

在这个最危难的关头,他想起了消防队员常用的技术:搭人梯。

可是,这是在海拔8000米以上的地方,是氧气不足海平面1/3的地方。

正常情况根本不允许他做这样高强度的工作。

可是刘连满毅然决然的伏在岩壁上,等着队友踏上他的肩膀。

屈银华流着泪脱下了高山靴。

在那样的海拔高度,脱高山靴就意味着冻伤。

但屈银华怕踩伤队友的肩膀,还是义无返顾的脱了下来。

可刚放上去一只脚,就滑了下来,鸭绒袜子太滑了。

时间又在无情地滑过,屈银华又脱下了鸭绒袜子,他为此付出的代价是冻掉了两只脚。

踩到刘连满的肩膀上,屈银华又打了两个钢锥。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