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以德报怨

作者:肖邦乱弹琴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意见,还是联系了胡丽丽的律师,庭下和解,协议离婚。

从此以后,周光远就好像有毛病了,总觉得社会不公,大家都迫害他。一会儿说要去上访,一会儿又说到处都是妖魔鬼怪,穷人没活路。自己的家也不住了,整天在父母家里住着,嘴里一天到晚念念有词,也不知他在说什么。

胡丽丽恨透了周光远,离婚以后,把房子留给他,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领着孩子去其他地方,先租房子住着,又给孩子转了学,从此跟他们周家没有任何关系。

周光远那边,以后到底是什么情况,她不想问也不想听,就权当他们这一家在这个世界上不存在了。

丈夫对她不好,公公婆婆也不拿她当一家人,两个大姑姐就不用说了。就这么一家人,她有什么可留恋的?

对刘虹,她倒是真的同病相怜地可怜人家了。

她不希望刘虹再走依靠男人的老路子,尽量腾出时间来去找她,想和她成为朋友。

她想做的,就是想着法儿的劝刘虹,让她出来工作,自己养活自己。

刘虹明白胡丽丽的心思,心里对她也是十分感激。

抢人家的男人,花人家挣的钱。虽然这钱不是胡丽丽直接给的,是她拿身体从周光远那里换的,可钱最终还是人家胡丽丽挣的。

就是这样,人家没有怨恨她,还要和她做朋友。

在这个冷漠的社会里,刘虹觉得,这就是以德报怨。

她不是不想出来工作,只是她什么也不会。在工厂里学的那些东西,社会上用不上。

什么也不会,到哪里都得从头学,拿到的工钱就少的可怜。她还有个上小学的女儿,孩子吃饭,上下学接送,有个病有个灾的,还得和孩子去医院,正是需要人伺候的时候。

上班了,就要经常请假。时候长了,人家就不肯用她了。

胡丽丽就鼓励她说:“不要紧的。我也有个上小学的孩子,过去周光远指望不上,我不也过来了?只要咱自己肯努力,总会有办法。”

这时候,高崎的聚香坊正在筹备开业,高崎听孙立海的,走当年老聚香坊的路子,去南方找来了有经验的礼仪老师,在培训服务员。

无论什么时候,南方都比北方先进许多年。高崎也是考虑到,指望老聚香坊的那两个老太太,恐怕不是那么靠谱。

时代在发展,老的东西固然需要继承,可没有先进的,更现代的东西,是不行的。

他亲自带着孙立海去南方,找他过去一起做厨师的老哥们,让人家给牵线搭桥,高薪聘来了老师,培训他招聘的那些服务员。

胡丽丽的意思,就是让刘虹去聚香坊接受培训,从服务员干起。只要自己肯努力,是金子总会发光。她当年不也是从服务员开始,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刘虹就有些为难,问胡丽丽说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