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他:“孙师傅去哪儿了?”
他还是和原先在厂里一样,喜欢称呼孙继超“孙师傅”。
郑勇就告诉他说:“在三车间呢,一会儿就回来。不过,他回来一般也不上楼,在会议室里办公。”
高崎就奇怪问:“他跑那儿办公干什么?”
郑勇说:“那儿地方大,能容得下更多的人。”
高崎搞不明白,办公弄那么多人干什么,不嫌吵的慌?
他就问郑勇:“你不一直要调走吗,怎么还没走?”
郑勇笑着说:“我那不是要调走,是要辞职去南边打工。”
在高崎的记忆里,郑勇这时候早就不该在厂里了。他大学毕业的时候,还是国家分配工作,就分到了这里,一直嫌工资低,嚷嚷着要调走。
“啊,对,打工。”高崎就纠正自己说。然后就问他,“你怎么没走?”
郑勇说:“原来是要走。孙厂长来了,要我留下来,帮着他把分厂搞好,让我做技术副厂长,这不就留下来了。”
高崎就点点头说:“怪不得,升官儿了。”
郑勇就咧着嘴说:“哪儿啊,你当跟刘群生在这里的时候呢?当官就是为了让我干活,原来只是画个图纸,编编工艺,现在得下车间,还得跟着跑业务,忙死!”
高崎调侃他说:“你也是当官儿了,拿工资也多了呗。”
郑勇就无奈地摇头说:“厂里这么多工人,又没那么多活干,上哪儿拿工资多去?有时候还不如以前多呢。”
高崎不信,问他说:“那你还能留下来不走?”
郑勇的脸上就现出些木讷的神态来,顿一下才说:“孙厂长也和大家一样,拿不上几个钱。他说跟着你干,一月拿的钱,够在这里拿一年的。”
说到这里,他就又顿一下,出一口气才说:“可是,他还是回来了。”
说到这里就不再说下去,转了话题说:“要不你去楼下会议室等孙厂长吧?那边好多分厂的负责人都在,不过不是原先那些当官的了,不过你应该也都认识。”
高崎想了想,还是说:“我不过去了,我在他办公室等他。你碰上他,和他说一声,就说我过来了。”
说完,郑勇下楼,高崎又回了厂长办公室。
郑勇没有把自己为什么要留下来,告诉高崎,因为他觉得高崎无法理解他留下来的理由。
其实,高崎心里明白,郑勇的心思,恐怕和孙继超差不多。
像他们这些三十大几的人,就像刘虹一样,赶上了那个燃情岁月的末尾,因为接受教育的关系,骨子里还是有那种无私奉献精神的。
而高崎这一代出生在七十年代末期的人,在他们眼里,已经是颓废的一代,自私的一代,再无法理解他们那一代人心里的那股激情。跟他讲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