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都是不同的。
假如某一天,少侠真的登上了山顶,自然就能见到自己想要见到的美好景象。”
洋洋洒洒一席话,如珠落玉盘,声声都滚进了鱼慈的心底。他日自己若是山登绝顶,所见又当是何等的风景?
鱼慈理了理袖子,再拜,心甘情愿的向晦明禅师叩首,以示感谢。
而晦明禅师这次没再避开,受下这一礼来。
自立绘以来,鱼慈通过历练经验兑换内力值,再以内力值化生真气,最后通过真气凝聚真元,以达到杀伤和轻灵两大目的。
他虽说在武学一途上早已入门,可对于武道境界,武学的原理一直都是朦胧的很。
直到今天,晦明禅师的一番解说,才算是为他揭开了武者道路上的一段面纱。
就是不知道,三河帮内关于武道一途是否又有别的说法,自己这次出去后,应当好生向魏大山请教才是。
“少侠,少侠?”
晦明禅师轻轻唤了两声,把鱼慈从沉思中拉了回来。
哎,鱼慈尴尬的笑了笑,挠了挠头道:“不好意思,晦明前辈,刚才小子突然想到一点武学上的事情,神游天外了。”
“你能有所领悟便是最好,也不枉费老僧的一番心意。”
晦明禅师语气和善道。
鱼慈向禅师再三道谢,心中却还是难免有些激荡,干脆推开木屋,提刀在风雪中耍了起来,关西无极刀刀法已是大成,双刀在他的掌中若蹁跹的蝴蝶,于雪中起舞。
玩了几个套路之后,鱼慈左右出刀,刷刷几声空响,便见刀从雪中穿过,临空一个回旋,不沾片雪,乖巧的落回鱼慈掌中,宛若生了灵性。
木屋门口,晦明禅师杵杖观看了一会鱼慈的手上功夫,夸了一句好刀法。
片刻,又摇了摇头,他盯住鱼慈脚下的步伐,白眉微皱。
鱼慈在雪中,动作矫捷,这是因为轻灵真气的缘故。
但是其脚步落在晦明禅师的眼里,则显得过于杂乱了些,快是快,却半点也不流畅,这明显是缺了身法的缘故。
晦明禅师,脚步一动,忽然间甩出一杖,这一式径直点向了鱼慈的胸口。
鱼慈一退再退,可禅杖却是如影随形。
哼,凶戾之气,从双目中透出,双刀一抖,剜了上去。
碰,一刀撞上禅杖,欲使其转移方位,另外一刀脱掌飞出,斩向晦明禅师发白的胡子。动起手来,不管对面是谁,鱼慈可都是不会讲半点的情义。
他降临之时,这具躯体,天然生了一对倒吊眼。
而此面相者,本就是先天一股凶恶气,还有些古书上记载,说这类人,是恶蟒托生于人间。
鱼慈脱掌的刀很快,但明显晦明禅师的禅杖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