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五章 不服王化,自然沉海

作者:吾谁与归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亨想要看到的,所以他准备亲自前往。

朱祁钰摇头说道:“完全不必,唐兴、陶瑾、任礼等人,也不是糊涂虫,既然敢做,自然是有定策,让他们自己做便是了。”

石亨带着四武团营,刚从南衙归来,应当充分休憩,疲军再战,是石亨的特点,但是穷耗兵力,不是朱祁钰想看到的。

于谦笑着说道:“舟山倭寇无得胜的可能,即便是短暂的一时胜利,暂退大明兵锋,那也无碍,一次不行就十次,十次不行就二十次。”

“舟山那么近。”

石亨点头,的确有这个道理,他笑着说道:“那臣也歇一歇。”

朱祁钰想到了李贤上奏的内容说道:“景泰五年,新科取士,要加五十人,这五十人李贤上奏说,日后设为恩科。”

“胡尚书?”

礼部管科举大事,胡濙摇头说道:“李巡抚真的是一点都不怕啊。”

李贤在南直隶的招数,真的很损。

胡濙是陛下做啥他洗地,李贤是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推动大明进程,李贤的名声必然比胡濙还要差。

不过李贤自己也说了,他还有什么名声呢?

“倒是无碍,不过是二桃杀三士耳。”胡濙倒是不觉得这事难洗地。

春秋时,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三人是齐景公的臣子,勇武骄横。

齐相晏婴,想要除去这三人,便请景公将两个桃子赐予他们,让其论功取桃,结果三人都弃桃自杀。

李贤做的事儿,和二桃杀三士几无区别,不过是化而用之。

典故还是有的,但是,的确是阴损了些。

朱祁钰点头说道:“那就如此这般了,以各省的考成法为准吧。”

即便是恩科,也要要规矩,那么这个规矩就是考成法。

大明最近在清田厘丁,哪个地方做得好,哪个地方就更加忠诚一些,这些恩科进士的名额,就可以多一点。

忠诚的确是不可衡量,但是考成法的kpi却可以衡量。

于谦和胡濙赶忙俯首说道:“陛下英明。”

舟山海事议政结束之后,于谦等人告退。

“皇叔现在到哪了?”朱祁钰问到了朱瞻墡的事儿,去贵州可以用天长路远魂飞苦去形容。

若是朱瞻墡称病或者以身体不适停留某处,请求回襄王府,朱祁钰也会应允。

不想做事,愿意混吃等死,朱祁钰也不迫害他了。

“已经到重庆府了,算算日子,应该到遵义府了。”兴安翻动了下文书,俯首说道。

朱祁钰笑着问道:“没上封奏疏埋怨一下,或者说假装生病什么的?”

“未曾。”兴安摇头。

其实朱瞻墡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