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七章 瓦剌西进

作者:吾谁与归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明明德,乃是儒家三纲之一,谓曰: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明明德的意思是,彰显善良光明的德行。

朱熹的注解意思是,有了方向之后,到达了至精至一的地步之后,就不要动了,就会明白天理,没有一点私欲了。

断私欲,是慎独学问的核心内容。

心学讲究什么?

心学讲究的是:然亦未尝离却事物。

脱离事物讲明明德就是瞎扯淡,这是心学的核心理念。

心学和理学,都是儒家,都讲明明德,但是这个讲法又有不同。

心学讲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甭管处于什么心态,是否处于至善的境界,那都先走出去之后,再谈道理。

朱瞻墡叹息的说道:“你这么懂,你为什么没考中进士?”

罗炳忠摇头说道:“殿下,臣穷啊。”

“考了一次不中,家里供养不起了。”

考举人能中已经是天幸了,罗炳忠考进士,考了一次没发挥好,就没钱再考进士了。

“你现在不是有钱了吗?”朱瞻墡乐呵呵的说道:“孤赐你那么多银钱,在京考一个进士出身,不比现在前途更广?”

罗炳忠停顿了下说道:“这不是顾不上吗?”

朱瞻墡想了许久说道:“这不是国家取士的道理,孤会禀明圣上,前来贵州蛮荒大山开辟举子,若有功,应特赐恩科。”

罗炳忠却是不以为意的说道:“谢谢您嘞。”

“你不信孤会上奏?”朱瞻墡感觉到了罗炳忠的敷衍。

罗炳忠眉头紧皱,最终没有说话,他倒是想捞进士出身,只是科举之事,乃国朝大事,真的这般做,朝堂又得吵起来。

罗炳忠想了半天,却是眉头舒展,笑着说道:“无碍,殿下写不写是殿下的事儿,陛下给不给是陛下的事儿,食大明禄,忠大明事,臣去六枝了。”

朱瞻墡一愣,探着身子问道:“这么晚了还要去?”

“殿下安歇,臣告退。”罗炳忠没有正面回答问题,离开了贵阳府的布政司衙门,向着六枝而去。

朱瞻墡站在文望楼上,看着罗炳忠骑马奔向了六枝方向,只能无奈感慨:“忙,都忙,忙点好啊。”

朱瞻墡写好了奏疏,发完京师。

而此时的漠北和林龙庭,已经有人去楼空的萧索之意了,瓦剌人是按照过往的惯例,前往了夏盘营放牧了吗?

并没有。

也先的两个儿子,加上伯颜帖木儿,已经带着瓦剌大军前往了金帐汗国。

自从得到了大明军队节节胜利的消息之后,也先就放弃了所有的幻想,老老实实的准备西进了。

这个决定是有违他的初衷的,他占据了和林龙庭,为的就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