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杨朱讪笑的回道:天下人的问题,决不是拔一根汗毛所能解决得了的!
禽滑釐再问:假如,就是假定,你拔不拔?
杨朱沉默不语。
这段论战,被孟子得知后,孟子狂笑不已说:「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而后杨朱说,只剩下一个成语,一毛不拔。
儒墨,生死大敌。
儒家骂墨家乃是禽兽、贱人,墨家骂儒家虚伪,矫情,专门写了一片《非儒》,痛骂儒家道貌岸然。
儒墨之间,彼此骂战不断。
但是在给杨朱拆台这件事上,却是出奇的一致。
墨家讲究人人爱我,我爱人人,杨朱的贵己、人人不损一毫跟墨家那是绝对的对立面。
儒家讲究王道乐土,杨朱的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强调的完全的个人的利益,国家丧乱与己无关,从而必然导致杨朱学说的大同世界里,没有君主。
王道乐土之中,王道是首要前提,你这没有君主,还如何王道?
无君论,被诸子百家群起而攻之。
诸子百家,几乎一致认为君主,在国家治乱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即便是无为而治、无何有之乡、至德之世的道学,也讲究法效自然,圣人至德,洞悉天下至理。
许敦在离开国子监的时候,看了一眼依旧忿忿不平的方为民。
这一眼意味深长。
是因为许敦发现,其实凤阳诗社的十四位笔正、苏平、苏正他们多少都沾了点杨朱学说的味道,贵己、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
为了一家之私,丝毫没有任何公心可言。
朱熹的道学,正在逐渐演化为慎独学问,就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极度的自私自利。
陛下总论财经事务,就曾言自从天下出现了分工之后,没有人能够离开其他人的劳动,陛下也不能。
这种极度的自私自利的慎独学问,太像杨朱学了,儒学正在向杨朱学的转化,儒家的确如胡濙所言,正在逐渐走进死胡同里。
陛下是承认私权的,甚至是鼓励合法发财的。
但是毫无公德、毫无公心,真的对吗?
要知道,能做笔正的最起码都是个秀才,秀才可是吃皇粮的,月六斗。
吃大明的米,放下碗就骂娘,苏平、苏正、方为民,他们礼貌吗?
许敦回钦天监去挖地宫去了,他会在按着八卦的方位,将地动仪,镶嵌在土里,让它们更加精准。
而此时的埃莱娜,罗马的长公主,小精灵佐伊,来到了太医院看病。
她有些水土不服。
因为身份特殊,给埃莱娜看病的是冉思娘,这个美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