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章 劳动使人自由,工作赋予人权

作者:吾谁与归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三年?”金濂瞪大了眼睛,惊讶至极的问道。

草原的财经制度已经全面崩溃,百姓困苦不堪,边人犹怜。

一个鞑靼的女子,甚至半袋米就可以娶到,假如肯加半袋盐,那就会死心塌地。

用牛皮袋煮白肉,就是现在草原真实的写照。

陛下实在是太狠了。

再等三年,这样的惨剧还要再发生三年。

人间炼狱。

于谦左右看了看,立刻开口说道:“臣以为可以再等等也无妨,三年不算多,五年不算少,哪怕是就这么继续等下去,十年、二十年,五十年,也未尝不可。”

“眼下的有很多从鞑靼逃难的百姓,入了大明集宁、河套地区的农庄法,如果眼下就结束夜不收在草原放火,和停止贡市的银币放水,就得安抚这些人。”

“其次,熬鹰摔打的还不够,今日大明强盛,彼之恭顺,他日大明衰亡,彼之盗寇,现在答应脱脱不花入朝朝贡,日后必有大祸。”

“为两族长久之大计,再无刀兵相向之时,更应该等一等。”

于谦是文官执掌牛耳者,是武功勋臣的文安侯,也是大明勋官的代言人。

他的态度,就是京营的态度。

一向劝陛下仁恕之道的于谦依旧是走的大仁的路。

如果此时大明心软,等到鞑靼人恢复了体力,大明走入秋冬之序,就会再起波澜。

天底下最大的危害,不是天灾,而是兵祸,铁蹄南下,生灵涂炭,百姓颠沛流离,客死他乡,冻死路旁,礼崩乐坏之时,群寇并起,民生凋零。

为了防止再起刀兵,再等一等,再让鞑靼人长长记性,防止兵祸,就是大仁。

如何防止兵祸?敌人虚弱到走不动的时候,就可以防止兵祸了。

“那就再等一等吧。”胡濙想了想,认同了于谦的话。

他本来的打算是鸿胪寺和鞑靼王脱脱不花谈判,给官恩封,大明在鞑靼的草场建立无数个性质和官厂一样,直属于朝廷的官营牧场。

这些官营牧场,就是大明埋在鞑靼诸部的钉子。

于谦和陛下都认为可以等一等,胡濙也没有反对,现在开始谈判,陛下能留下一个仁义之名,陛下既然不肯要这个善名,他才不会在这个无用的方向努力。

胡濙拿起了自己的老本行,笑着说道:“陛下一视同仁,大明用银币,鞑靼部也用银币;大明用景泰通宝,鞑靼部也用景泰通宝;陛下作为圣天子,四海一统之大君,这是陛下的宽仁。”

陛下是宽仁的,陛下是慈爱的,陛下不会有错。

李宾言等人看着胡濙目瞪口呆,大家都是大明白,大明在草原的经济政策,把草原折腾成什么样了,这也是一视同仁的宽仁吗?

但是,胡尚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