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二章 苦一苦大明百姓?

作者:吾谁与归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费亦应对费氏家主、两浙商总的位置,确实没有兴趣。

“嗯。”朱祁钰用力的拉起了鱼竿,看着空荡荡的鱼钩。

又脱钩了。

显然,费亦应现在是进士了,不好钓了。

费亦应对费氏到底是否参与押运强弩甲胄到杭州,漠不关心,看来是真的不打算管费氏了。

朱祁钰继续给鱼钩挂饵,问道:“朕记得京师临行前,让你想想这冬序应对之法,不知道费学士可有所得?”

费亦应抖了抖袖子,拿出一本厚厚的奏疏说道:“臣有本要奏。”

朱祁钰擦了擦手,从兴安手中拿过了奏疏,认真的看了起来。

朱祁钰大致看完了奏疏,眼神复杂的看着费亦应说道:“费学士,还真是…读书人啊!”

无毒不丈夫。

费亦应所陈之事,真的是毒策。

“臣惶恐,还请陛下教诲。”费亦应只感觉一股凉意从尾椎骨直冲天灵盖,整个人打了个寒颤,唯唯诺诺的说道。

费亦应感到了凝如实质的杀意,就在刚才,陛下动了杀心。

朱祁钰拍打着手中的奏疏递给了于谦,继续说道:“你倒是比朝中的师爷们更明白,大明最大的财富就是大明的农民。”

费亦应的冬序应对之法很简单,扩大农庄法范围。

对山东、四川、湖广、云南、贵州、广东、广西、江西、浙江、琉球、凤阳、江苏全面实行农庄法。

大明的农庄法主要集中在秦岭淮河以北,大多数都是一年两熟之地,而费亦应给出的应对策略,是全面推广农庄法。

大明已经有了足够的掌令官组织农庄法。

推广农庄法,只是第一步。

第二步,则是推行钞法,具体而言,就是在农庄发行特定钞法,利柄论下本就有供给向改革,在农庄设供销行,将工坊生产的商品供应给供销行贩售。

在农庄的发的宝钞,不可以在城内使用,如果要到城中购买货物,就需要在农庄兑换成为景泰通宝或者御制银币。

发行在农庄的宝钞,面额自然不可能是一贯,单位一铜、五铜、十铜,这种宝钞自然没人仿制,因为无利可图,面额太小了。

这是一整套的逻辑,用钞法系统性的朘剥农业剩余价值的同时,极大的缓解大明钱荒,工坊生产的商品也有了销路。

此策之毒辣,朱祁钰一时间找不到形容词,只能用读书人去形容。

“苦一苦大明百姓吗?”朱祁钰的眼睛看着鱼漂沉浮,一点都没有拉杆的意图。

冉思娘也看出了陛下在思考国事,任由鱼儿拉走了鱼竿。

费亦应硬着头皮说道:“陛下所期许之事,只苦一苦势要豪右,怕是不够的。”

朱祁钰看着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