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就在想,有一天他们坐了江山,是何等模样。朕最怕的就是他们学了那南宋,对那外番蛮夷,俯首称臣啊。”
“朕其他都不怕,就怕这个,他们最擅长的就是转移支付成本,到那个时候,大明失去的东西,都要那些最普通的、本就在承受苦难的、千千万万个类似杨铁那般在当牛做马的百姓,去承担屈辱带来的所有恶果。”
“甚至还要翻倍承受。”
“再隐忍的百姓,再温懦的百姓,可以承受苦难,甚至从苦难中品出些许甜味的百姓,也无法再承受屈辱带来的痛苦。”
“想想当初胡尚书给朕讲史,就讲到了那赵构给金国皇帝上奏曰:臣构言,今来画疆,以淮水中流为界,西有唐、邓州割属上国。既蒙恩造,许备藩方,世世子孙,谨守臣节。”
“气的胡师父,吹胡子瞪眼。”
胡濙有一次给朱祁钰讲史,就讲到了《宋高宗上金朝誓表》,又谈到了当初太宗文皇帝读至此段,痛斥荒唐,引以为耻。
绍兴十二年二月,宋高宗赵构下旨杀岳飞后的两个月,赵构遣端明殿学士何铸等人到金国,进献这份誓表,以臣礼敬金国上国。
画疆割地,助军赔款,以求苟安。
而这一切,最后都落到了百姓的头上。
兴安一听这话,吓得一激灵,哗啦一下跪倒了地上,颤颤巍巍的说道:“陛下,大明何至如此,何至如此,何至如此。”
“就算是那不孝不悌、不仁不义的稽戾王,错在草率亲征,错在叩门啊。”
“陛下,大明…何至如此。”
兴安不理解,非常不理解,他坚信大明不至如此,千千万万的大明的百姓也坚信如此。
就是那最擅长投降的科道门阀们,也因为祖宗成法在,不敢说这话。
大明因何而立?
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
这是明明白白在吴元年,太祖高皇帝写在《谕中原檄》中的内容。
倘若哪一天,大明对外番蛮夷俯首称臣,那大明安在?
朱祁钰惨淡的笑了笑,摇头说道:“朕就是有感而发罢了,你起来便是,朕没说会有那么一天。”
“大明,也决计不会有那一天!”
大明的末代皇帝朱由检,面对千疮百孔、满目疮痍的大明江山,最后选择了以死谢罪,给大明留下了最后一丝体面。
朱由检没没有选择在后金鞑清苟活着,反复表演:大明皇帝今天下敕投降了。
那是苏献帝才能整出来的活儿,大明皇帝真的没那个脸整这种烂活儿贻笑大方。
大明立国之根本,也不允许有那一天。
“起来,看你那样子。”朱祁钰拉了兴安一把,兴安一个趔趄,差点没站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