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沈浪采用。
这两款步枪最明显的特点是枪机是旋转后拉式的,这种形式在后世得到广泛应用,那就不用有什么异议,直接采用。
再就是纸壳定装弹,在金属定装弹出现之前,纸壳子弹的威力在枪弹史上绝对占有一席之地。
现在没有条件直接研制金属定装弹,但是纸壳子弹是不成问题的,无非是用油纸将底火、发射药、弹头包裹在一起。
沈浪都找到了其高清结构图片,还有各种数据,自然不难生产。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沈浪直接拿出了结构以及各零件图纸给朱慈烺,让太子殿下亲自到科学院,集中科学院的一些骨干一起攻坚。
蒸汽机发明出来之后,先后被用在了各种机械上。
钻床用上了蒸汽动力,钻枪管更快了,膛床用上了蒸汽动力,拉膛线也更快了。
生产其他零件也尽量用上机器,如果没有合适的机器,就设团队研发。
因为王徵院士、宋应星院士和方以智院士等科学大家的一些学生已经可以独挡一面了,让他们出来组建团队研发,也有利于他们的成长。
毕竟机器代替人力是趋势,人也更轻松省事,效率也更高。
经过这些时日的不断摸索,试验,大明第一款后膛枪终于组装完成了。
当然,一款新枪是否成功,还需要经过各种试验的检验。
扬尘测试,主要是测试枪械在干燥地面急行军,恶劣大风天气下,灰尘对枪械的影响。
浸水试验,把枪械丢到浑浊的河水中冲刷,以考验枪械在极端环境下的性能。
还有高低温,实弹射击等几项试验,是沈浪按照现代枪械的检验标准简化而来的。
这套标准也会不断贯彻下去,以督促科学院制造出更精良的枪械。
若这款枪通过了这重重考验,才能正式问世。
正因为测试严格,所以这大半年时间,都是在改进、试验、改进、试验中不断循环。
直到崇祯二十年一月底才正式定型,命名为二十式步枪。
该枪与勇卫营之前的燧发枪比起来,最显著的特点是射速快,一分钟可达十发以上。
可是在威力和射程上,反而比之燧发枪有所不如。
那是因为燧发枪是前膛枪,密闭性比之如今的后膛枪更好。
但是,稍微了解火器的人都知道,牺牲一些威力和射程来换取射速的大幅度提升,实在是太划算了。
该枪定型后,便立即开始投入量产。
而有了各种机器,量产的速度也比之前快了很多,一支支崭新的崇祯十八式步枪下线交付到勇卫营手中。
所以这些时日,沈浪便亲自督促勇卫营针对新枪进行训练,以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