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要借着杀戮小五,栽赃儿臣手足相残,不忠不孝,不仁不义。”
英王跪倒在地,朗声分辨道:“父皇明鉴,儿臣虽为嫡长,却只愿父皇长命百岁,儿臣承欢膝下,替父皇征战四方,收复故土孝敬父皇。”
“从未有过拉帮结派,结党营私,蒙蔽父皇的念想。”
英王俯身拜倒在地:“父皇,儿臣愿出京,替父皇彻底铲除老程家,杀一儆百,以儆效尤。”
盛暄帝的眼中闪过一抹亮光,他平静地淡声问道:“朕问你,如何处置明王和顺王为好?”
英王抬起头来,跪直身体,“父皇,明王跟程家和老程家勾结,截杀小五的证据有了吗?”
“没有。”
“顺王拉拢朝臣,结党营私有证明了吗?”
“有。”
“父皇,不如等小五回京,查清明王的罪证,再和顺王一起处置?”
“朕问你,若是明王真的指使老程家袭杀福王,你当如何处置?”
英王稍微犹豫一下,他自然是想要明王的命,以绝后患。可是今早廖明仁的特意的提醒在耳边一闪而过,于是他沉声说道:
“儿臣不忍父皇膝下有虚,若由儿臣处置,明王,顺王贬为庶人,终生高墙圈禁。”
盛暄帝的脸上显露出笑容,“难得你如此孝顺。”
“如此,你歇息一夜,明日一早出京,替朕整顿莱北郡,不要放过程家和老程家任何一人。”
“儿臣遵旨。”
“平身吧,去见见你母后,再回英王府一趟,别让朕的皇孙们挂念你。”
英王站起身来,再次俯身行礼:“儿臣告退。”
盛暄帝的目光追随着英王的背影,望向殿外的晴空万里。
膝下有虚?
逆子留来何用?!
他不但连一个兄弟都没有留下,连三代之内的旁支都削减干净了,英王是在打他的脸?!
不,英王不敢打他的脸,英王没那个胆子,英王是太过心慈手软!
五个儿子中,他想要英王留下的只有福王。其他的三个,都是留给英王的磨刀石。
皇贵妃说对了一句话,英王确实还需要磨炼,太子之位还不能轻易地给了他。
明王和顺王留下也好。
有些教训总要让英王吃过了苦头,才能明白他这个父皇的苦心。
英王要等着见到了皇后才松了一口气。
皇后听见英王居然放过了明王和顺王的性命,一时间,心肝肺都气得疼痛了。
多好的机会呀!
皇贵妃死了,平安候死了,皇上拿安家无可奈何,正想拿人出气,明王和顺王就是最好的出气筒。
对待仇人,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