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第 72 章

作者:秋啾LK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至今日,男人和女人真正站上了同样的平台。

黛玉有心一试,父亲却因为一些她不能知道的原因忙碌,无暇教导她,再者,科举年年改制,虽然变化都不大,可是年年累计下来,父亲和师兄的经验都不适合她了。

允女子入仕,女学自然也如书院那般拿到了推荐入京的名额,其方法多半与书院相同,按评定成绩选拔。

在黛玉向女学递书归学,等待回复之际,林海翻看了林瑾随信寄回的上月试考的题目,沉思片刻,对黛玉道:“在学里回复之前,你不如先随顾先生学一段时日。”

黛玉与阿杨说话时,就发现阿杨所知甚广,天南海北的东西,都能信手拈来,不管是什么都有涉猎,有些就算是不精通,也知道个大概。初见顾先生时,黛玉就对这位教出了他的先生充满敬意。

第一日,顾先生带黛玉了钱塘江边的渔场,看渔夫捕鱼归来,还上去问了问收获,又跟着去了鱼市,最后还到人家家里去讨了口水喝。他和渔夫闲聊,说家里的丫头好奇,有事想问他,把黛玉推了上去。

黛玉不得不压着局促,撑着与他搭话,问了她好奇了不少时候的那一大船一大船捕到的鱼的去向。渔夫只当平常,见黛玉感兴趣,便与她细说了。

看似平常,却都是一通百通的道理,商道的往来,左右不过这些供求,经济……点点滴滴,方方面面。黛玉自幼呆在多水的江浙一带,也知晓时常有商队来做这些买卖,却从未往这方向细想过,略受点拨,就恍然大悟。“商”之一道,从这就可窥大半了。

当晚,顾先生留了作业,给了她三天,让她研究“从渔夫家的小子看女子入仕”。

黛玉原以为作业会是论商一类,不经愕然,顾先生却道:“你已经悟了的道理你自己整理着,不必再反复纠结,不如多想想别的。”

渔夫家有个六岁的小子,到了年纪,正在蒙学上课,他的妻子带着海边女人惯有的淳朴,大方招待了他们,和他们唠着琐事,就忍不住多说了嘴孩子,手上还打着络子。 br />

就算是林瑾带回来的试题里,也没有比这更古怪的题目,一看去,更像是旧科举时为了刁难学子而挑取的古怪截搭题。

黛玉冥思苦想,却没有摸到了头绪。

渔夫家的小子去岁入了蒙学,蒙学要求所有五岁以上的孩子至少去学上五年的,识字明理,由朝廷建起的免费的学堂。黛玉幼时蒙学不过两年,只大概教人识个字罢了,她家中有老师相授,过了试便申请在府上自学了,对此情况并不清楚,只大概知道现在蒙学在七岁前男女同班,直到八岁起才分开学习,内容却是一样的。黛玉代入了一下在女学求学的经历,女学所教授的内容与书院无差,甚至比书院更多更细一些。可若要从这里发挥,顾先生没必要特别提渔夫家的小子。

第二日,黛玉只带着木槿又去拜访了渔夫家。渔夫已经出海了,他的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