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开始算怎么从六扇门里赚钱,田朴看着他这样,也觉得无所谓,毕竟他要的是个得力的帮手,就算贪财,也是明目张胆的去拿,总好过去贪墨。
这件事商量下来了,作为典狱司这边请来的帮手,商燿可以继续住在这个杂物间了。
而随着改朝换代的正式完成,京城也开始逐渐趋向正常运转了,黄淙还派了官员去安抚、赈济城郊的流民,还听说要引导他们去垦荒,但那都不是他们要管的事了。
过了两天,突然发下了皇榜,因为大梁王朝刚刚建立,为了提拔官吏,署理民生,黄淙下诏要开恩科,并且要钦点状元。
这可把太学院轰动了,里面的太学生一个个都突然间振奋起来,平日里静如春水的学堂也响起了此起彼伏的读书声。
又过了一天,宫里传出新的消息,说是前朝的翰林学士曹嶙被选为此次恩科的主考,这一下子事情开始传得沸沸扬扬,已经到了街知巷闻、妇孺皆知的地步。
而就在所有人都等着新朝第一次恩科的时候,一个蒙蒙细雾的清晨,水坊周边的小南河石桥之下,清晨出来运粪桶的民夫走上石桥,听到了水响,好像是有什么东西掉进了水里。
他就左右看看,结果在桥下看到了一具浮尸。民夫吓坏了,赶紧去报官。
但是等到人来的时候,尸体早已不见了,巡街的京兆府捕快本来一清早赶过来就很不爽,现在直接觉得是这个民夫在戏弄自己,撂下几句狠话就走了。
留下不知所措的民夫站在桥上,除了自认倒霉还能如何?推着车继续运粪桶吧。
很快,晨雾散去,小南河下游的茶坊,做事的小伙计出来倾倒茶叶渣,可还没有走到河边,就被趴在水边的死尸吓得大哭,惊动了附近的其他人,人们发现这么大的事,立即张罗着报案。
很快京兆府的徐增就带人赶过来了,可惜!已经是里三层外三层的看客了,一点有用的东西也别想找到了。
徐增他们也只能硬着头皮隔开人群了,顺便看看还能找到什么。
可是徐增蹲下来检查时发现这个死者是个穿着深衣的书生,但是没有戴方巾帽,而且还有酒气。
就在徐增动手检查的时候,刚翻过来就留意到他怀里有类似书本一样的东西,于是将其抽了出来。
发现是本手抄的文集,写的都是些吟风弄月的诗词之类的,加上泡了水,纸张都粘在一起,字迹都模糊了,只能依稀辨认出字形而已。
徐增叫来手下,准备记录一下的时候,大理寺的人到了。
为首的人是个剑眉星目、小卧蚕,而且趾高气昂的家伙,不但穿戴整整齐齐,连胡子都精心修剪过,徐增一看就认出来了,是大理寺推官李仲到。
这个家伙单名一个资字,但是因为李资听着像李子,而且直呼其名是待人不敬,他自己又非常反感,时间久了也没人清楚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