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形式,所以分类机可以解决。”
“而‘(a∧b∧c)v(a∧d∧e)’,无论我们怎样变换,是不能变换成上述表达式的,因而是当前的分类机所不能解决的。”
“好,问题来了,怎样变换表达式?”这时他看向了冯珊。
“这是0和1的布尔代数。”冯珊答道,她的眼睛里透出着迷的神色。
冯诺点点头,钱羽之和李加奈此前已经完全不知所云了,不过听到布尔代数,他们有点反应过来了。
冯诺只教过他俩最简单的布尔代数,以至于他们以为布尔代数就是0和1的布尔代数。
“然后呢?”冯诺继续引导。
“布尔代数是有补分配格!交运算是‘与’,并运算是‘或’,求补是‘非’,满**换律、结合律、吸收律,‘与’和‘或’彼此满足分配律!0-1布尔代数还满足幂等律!”
这是布尔代数的理论部分,钱羽之和李加奈又糊涂了。
“很好。”冯诺表扬了一句。
“不过,”他又补充说,“格的基本运算律只是‘与’和‘或’两种运算之间的,包括交换律、结合律、吸收律、幂等律、分配律等等。在命题逻辑里,还要考虑‘非’的性质,这里我暂时只说两点:其一,双重否定律,很显然,命题的非命题的非命题,是其自身。其表达式的形式是——”
冯诺在黑板上写下:
┐┐a=a;
“其二,德……唉,就叫‘与或转换律’吧,两个命题的合取的非,是两个命题的非的析取;两个命题的析取的非,是两个命题的非的合取。其表达式的形式是——”
他又写下:
┐(a∧b)=┐av┐b,
┐(avb)=┐a∧┐b。
“我举两个例子你们就明白了,‘不是16岁以上的男人’,也就意味着是‘16岁以下的人’或‘女人’;‘不是原籍海南或福建的人’,也就意味着‘不是原籍海南的人’并且‘不是原籍福建的人’。”
然后他继续说道,“根据这些运算律,可以把逻辑命题的表达式变换成各种形式,不过,一般我们会变换成连续‘与’的‘或’,或者连续‘或’的‘与’,称为析取范式和合取范式。”
“好,有了理论工具,我们就能够发现,目前分类机在设计上存在局限性。如果分类机能够处理一般的析取范式或者合取范式,就不存在从设计上无法解决的问题了。——比如‘找出原籍福建或海南的人’。”
“这就要求我们的每个读卡单元,不是仅能判断一个简单命题的真假,而是能够判断多个简单命题构成的合取项或者析取项的真假。反映在分类机设计上,就是把读卡单元目前仅包括1个工作继电器和1个控制继电器的简单电路,改造成包含多个继电器的开关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