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的降落位置,便是火星南北极冰盖的附近。
毕竟那里有的的确确有水的存在,
可随着拿沙数据进一步揭露,指挥中心的研究员这才发现,
火星南北极也许不是最好的选择,
大华至今也只有一个探测器到达过火星,
相较于拿沙在火星经过十几年的探索所的得到的数据要相差很多。
从更详细的数据中可以得知,虽然火星南北极确实有水的存在
但却是以干冰、水冰的混合方式存在于火星的南北极。
如果按照一般的理论,
二氧化碳所形成的干冰容易被蒸发,
那火星南北极冰冠所留下的水冰一定很多,
但可惜的是,火星的质量只有蓝星的十分之一,
无法形成有效磁场保护保护大气层,
经过三十亿年不间断的太阳风吹拂,大气中水分中的氢原子被剥离带走。
历经三十亿年,火星几乎被太阳风干了。
因此根据凤凰号得出的结果,火星极地冰盖表面干冰含量远多于水冰,几乎形成了一层干冰层。
但幸亏有这一层干冰保护,
根据测地雷达的显示,在干冰层的下方数百米的深度,依然存在着大量的水冰,
甚至有可能存在液态湖泊。
但在如此深度,取水便没有了意义。
相较于极为寒冷的火星南北极,探寻另一个地方似乎更有意义。
短暂的争论很快结束,降落地点被确定了下来,
随着指令的发出,
半个小时后,王猛得到了降落地点的具体坐标
“阿尔西亚山火山东北角,
火星南纬度
火星东经度”
“这个地方……”
王猛本以为地面会选择火星极冠地点降落,
但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一个靠近火星赤道的地方。
“这地方有什么奇特之处吗?”
王猛一边思考着,一边设定好程序,向着登陆返回舱而去。
“要说有什么特别的,火星的这座死火山似乎很高。”
想到这里,王猛打开系统看了一眼数据,
阿尔西亚山与火星平均地表的重力的等位面,高度差足足有17781米高。
而所谓的地表的重力等位面,就是设想一颗行星在有水情况下因重力形成的海平面,
故又称为火星大地水准面,
当然还有椭球面基准等其他衡量方式,
而王猛这里看到的第一个数据,便是按照水准面计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