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低温休眠技术的进步

作者:长桥尽头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不说能活过乌龟,王八。

那也有可能超过一两百年的时间,

但王猛深知这项技术的难度,

让人休眠冷冻容易,只怕一睡不醒,

就算能冷冻休眠,

要是处理不当,也极有可能出现一些损伤,残疾,以及一些危及生命的情况。

也正是这样,

自冷冻休眠技术提出已接近百年的时间里

各种科研人员,

经过大量的论证和实验,

至今也没有一个成功的案例,

甚至于一些提前将自己冷冻的富豪,因为等不到冷冻休眠技术的推进,而在那里变质,

如五十多年前的詹姆斯·贝德福,因为癌症将自己冷冻,

成为第一个尝试,低温休眠技术的人类,

他期望有一天自己能够苏醒并得到治疗,

可惜,因为不肖子孙的挥霍,导致冷冻舱拖欠经费,

没人愿意给他续费,只能将他拉出来,换一个地方,

至于换到哪里去了,如今依然是个谜题。

冷冻休眠技术面临的问题很多,

王猛的系统更新目录中,体现的更明显,

之前关于低温休眠技术的进度,一直在30%左右徘徊。

这项技术的进度有时候不但不前进,

甚至有时候还会倒退几个百分点,

光从这一点上,便可以看出低温休眠技术的难度之大,

这也是王猛看到,低温休眠技术一下的研究进度一下跳到百分之八十以上,表示惊讶的原因,

“是因为什么事情,获得了这么大的突破?”

王猛带着好奇,

打开了这项技术的内容介绍,

在大致浏览了一边后,

他这才发现,

低温休眠技术的突破和木卫三上的微生物研究有关,

“原来如此!”

详细查看下,

他这才明白低温休眠技术与木卫三微生物的关系,

低温休眠技术的最大难题,

便是快速降温时,怎样避免损伤到人体器官,怎么样防止体液结晶戳破人体细胞。

而木卫三上的这些微生物可以在超过零下200度的太空中保持活性,

为人类提供了很大的灵感,

虽然水水熊虫也能在太空中保持活性,

但相较于木卫三微生物的抗寒能力和抗寒结构,

水熊虫还是差了许多,

水熊虫在零下271度的液氮环境中,只能待上数分钟,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