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九卿,又是诸侯国的国君,分饰两角。
公石焕趁热打铁:“国君是希望大周中兴,还是大周灭亡?”
废话。“自然是中兴!”卫伯和不假思索。
“请国君换位思考一番,依虢公长父的处世之道,他是希望大周中兴,还是大周灭亡?”
“这……难道是灭亡?大逆不道!”卫伯和面有愠色,没想到公石老将军会有如此阴暗的想法。
“国君莫要动怒,有如此居心之诸侯,可不在少数,”公石焕很坦然。
“竟有此事?”这实在出乎卫伯和意料,或许他总是以己度人。在他心中,卫国是小家、是目,大周是大家、是纲,刚举才能目张。他最讨厌虢公长父这般假公肥私的行径。
公石焕谈起历史来:“周德不兴,自四王时衰落——共、懿、孝、夷四王无道数十年,诸侯自那时起便离心离德。直到天子出奔前励精图治,可惜刚有中兴之象,国人暴动又爆发,功亏一篑。”
“那时诸侯便有此不臣之心?”卫伯和听得郁闷,“老将军如何得知?”
“老臣经历过四代卫君,两位先君便有过此心……”公石焕苦笑道。
“什么?”卫伯和拍案大怒,站起身来。老将军这样说,与对子骂父有何区别?
公石焕道也不反驳,只是幽幽道:“卫巫,并非凭空出现……”
“这……”卫伯和语塞。
自寡人即位以来,朝野上下一直都有一种流言蜚语,他们说酿成国人暴动大祸的导火索卫巫,似乎与君父卫釐侯有关联。若非公石焕老将军劝自己弃侯称伯、提兵平息国人暴动以赎罪,天下人怕是也会戳着我卫和的脊梁骨骂娘。
“老卫侯对你期待颇高,常常哀怨你非他嫡长子。”公石焕看着卫伯和,表情殷切。
“是么?”
“先君卫釐侯觉得你像他一般有野心,一旦大周衰溃、天下有变,凭卫国之区位、军势、民众,定大有可为。”
“大有可为?”
“卫国可划黄河而治,坐拥河北之地,恢复商朝之王业。”
“不!”卫伯和斩钉截铁,“卫人是文王子嗣、康叔后人,周公旦封建卫国便是为了防止商朝死灰复燃。岂能监守自盗,让祖先蒙羞?”
公石焕无动于衷。
“寡人更是位居太宰,大周中兴之大业,乃卫和义不容辞之职分!覆巢之下无完卵,大周在,卫国在;大周亡,卫国亡!老将军不可再劝,说此不忠不孝之言!”
公石焕依旧沉默,静静地看着自己的主公发泄满腔怒气。
“怎么?寡人让你失望了?”卫伯和吼累了。
“恰恰相反,”公石焕微微一笑,从怀中掏出一封贴身信笺,“国君需要看看这个……”
“这是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