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的水平了
现在陶神41岁,因为热爱,已经在数学领域钻研30多年,成果频出,31岁就把菲尔兹奖拿到手,然而距离解决哥德巴赫猜想仍然有十万八千里。
陶神在研究弱哥猜时发表论文哥德巴赫的质数,后来在采访中明确讲
“我只是在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方面取得了渐进的发展,但并不是关键性的突破,以当前的数学发展水平,无法解决哥猜。”
专注数学的陶神都不行,大浪比汪神凭什么行
开挂开到现在,智力没追上人家天生的水准,知识积累更是差着几十年,心态又不对
想想都觉得
到底谁才是挂比啊
人贵自知,汪言心里贼有b数,咱真不是那块搞科研的料子最起码暂时不是。
所以,谁爱搞谁去搞,反正我没浪够呢。
去你大爷的数学
骂归骂,但是在接下来的考试间隙中,汪言又捧起了高代下册。
郑重声明,我可不是真香啊
一头扎进理论数学的大坑确实没什么必要,但是,基础还是要打的。
以后不管往哪个方面发展,数学基础都很关键。
理论数学研究僧,应用数学博士,统计学博士,三合一,差不多就能撑起绝大多数的前沿科研需求了。
而且求广不求深的话,应该不会太麻烦。
以89的智力,三四年时间差不多就够用,并且不耽误浪。
万一再开出新挂来美滋滋去装哔
由此可见,我们富贵哥虽然心心念念的要去浪,但是内心深处,仍然是有崇高追求的。
20岁前半段是个很关键的时期,一切都未定型,未来充满无限可能。
年轻真好,学习真香
考试没有遇到什么麻烦,不是某一场,是接下来的所有场。
虽然半个学期没在校,但是前面打下的基础足够结实,轻轻松松搞定所有科目。
其余的时间,和沙雕们聚聚餐,撩撩苗苗,小日子十分平淡又充实。
5天一晃而过,终于,大学的第一个学期顺利结束。
考完最后一科,汪言请全班同学吃了一顿大餐,作为告别。
地方就定在颜怀石石板料理。
颜宝已经放假,两个月不见,门牙长出来半截,嗦话更漏风了。
“哥哥、哥哥”
“叫叔叔”
“苏苏、苏苏”
“嗯,怎么啦”
“辣个漂亮姐姐四不四你女盆友哇”
汪言回头一看,是死皮赖脸跟来的何苗苗。
大小姐眼看着汪言要回家,最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