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纱新娘。
程晓羽的心跳也像是在湖面上泛滥的金色波光,无声起伏。他反手将门关好,走到了白色的施坦威旁边,上面放着巴赫的《勃兰登堡协奏曲》,空调吹出来微风掀起了干净的琴谱。他将琴谱拿了起来,稍微翻了下,觉得自己对巴赫似乎没有太多喜爱,便走到了书架那边。
出乎意料苏虞兮有些偏爱巴赫一般,放在前面的几乎全是巴赫。对程晓羽来说巴赫的曲子实在过于理性和规律,他当然明白巴赫的钢琴曲是钢琴圣经,是每个钢琴学习者必经路途,可他就是不是那么喜欢巴赫,对于他来说,巴赫实在不够优美。
最终程晓羽在角落里找了本德彪西的《月光曲》,拿到钢琴前摆好,程晓羽便挪动了一下琴凳,调整了一下坐姿,将脚放在了踏板附近。他深吸了口气,右手轻轻的扫了扫黑白琴键,叮叮咚咚的熟悉声响便在耳畔回荡了起来,那些黑色的音符在五线谱中起舞,程晓羽仿佛看见了云与风,花与叶,飞鸟与绿树.....仿佛目睹了世间万物的律动。
他只是看了下开头,那些温暖的音符便从琴键上跳了出来,像是源源不断的流水。这种感觉很奇怪,他感觉的到手指有些生涩,导致手形不准确,因此在琴键上跑动也不那么流畅,连锁反应就是力度也不对。
大概是太久没有练琴了,这种手紧一时半会恢复不了,令他无法自如流畅的表达出万籁俱寂、月光如洗的音乐画面。
但程晓羽很清楚自己的问题在那里,在弹奏时手指需要非常贴键,甚至只让琴键抬起一半,给人一种绵绵不绝的感觉,即使在静谧的背景陪衬中都要点出同样微弱纤细的旋律线条。可他有点力不从心,意识到位了,手指还不能准确的跟上。
当然他的乐感还在,甚至因为多了音乐总监的记忆,对音乐性和性格的理解提高了好几个档次,随着一次又一次的练习,他对触键与音色和力度细微的控制逐渐恢复,程晓羽开始试着加入自己的理解。强弱起伏以及层次感不在根据记忆中照本宣科,而是根据自己的理解,试着将情绪融入进去。
于是轻而易举的,两个程晓羽就在音乐上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直接产生了质变。当然他能够发挥他乐感的技巧可能还不够多,但在音乐理解上,他绝对已经进入了另外一个层次,脱离了模仿者的低维度。
程晓羽感觉到了自己的强悍,那就是明确无误的知道自己哪里弹得不够好,需要改进的方面在哪里。这就相当于不花重金,就能请到一个名师,简直相当于开挂。
一旦开始,程晓羽就完全停不下来,就像找到了一款好玩的游戏,随着状态逐渐恢复,发热,他不断的挑战更高的难度,来获得成就感。从肖邦的《革命练习曲》到李斯特的《夜之和谐》,他不停的测试自己手指的极限在哪里。
全神贯注的程晓羽完全没有注意时间的流逝,他已经完全沉浸在一个属于他自己的世界。直到磕磕绊绊的弹完《夜之和谐》,这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