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提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晚期所造成的‘婴儿潮’,人口、教育的快速发展给这之后成长起来的青年们带来了巨大、空虚、饥渴的新文化诉求,那个时代各种各样的新事物蓬勃发展,不只是音乐,包括电影、文学、时尚、广告几乎所有的文化艺术领域都在突破,并在滚滚向前的时代洪流中形成了摧枯拉朽之势。摇滚乐就是诞生于这一时代,而它诞生时的背景,是西方社会对岳澜战争的反思,对镁苏冷战下核阴影的恐惧。”他停顿了一下,“我觉得如果说摇滚乐一定要有什么精神内核,那它绝不是自由主义的叛逆精神,而是无产阶级青年对所有不美好时代的反抗!是对乌托邦的向往和对时代的批判.....”
后面这段话实在是高屋建瓴,没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和专业历史知识根本无法理解,更不要说出来了。
在座的老师有点懵,他们也不清楚“行动主义运动”究竟是什么运动,先是面面相觑,随后看向了崔媛媛,看她怎么回应。站在老师的立场,要是一个老师连学生都说不过,也有点丢脸。
崔媛媛也很意外,她虽然读大学的时候隐约有听到过“行动主义运动”这个词汇,可《西方近代音乐史》这门课主要介绍的还是古典音乐,很少提及流行音乐,这让她想要反驳程晓羽都无从反驳起。
整个办公室一时之间鸦雀无声,就连崔媛媛也不给僵住了。
气氛有些微妙的尴尬。
就在程晓羽都觉得自己是不是认真的有些过头的时候,坐在苏虞兮身边的高二(1)班班主任刘英开口了,她问道:“苏虞兮,你怎么看?”
苏虞兮淡淡的说道:“先下结论,崔老师的说法不算谬误。说‘摇滚乐’,却只提‘婴儿潮’和‘行动主义’,不提‘嬉皮士’就是一种以偏概全。人们对摇滚和长发有必然的联想,就是因为五十年代寸头是军人的标配,抵制参军的嬉皮士就以长发来作为外在形象。嬉皮士们为了进一步的宣扬自我,从爵士乐中发展出了摇滚乐。不管是六七十年代的摇滚乐队,还是后来名噪一时的摇滚乐队,都是嬉皮士风格定义的。明确的说嬉皮士就是反对并且拒绝社会传统的标准与习俗的人,特指提倡极端自由主义的社会政治态度和生活方式。所以一提到摇滚乐,就会提到自由与叛逆,因为摇滚乐就是这两种精神催生出的艺术产物,想把摇滚作为音乐形式和叛逆或者自由这种这种精神层面的东西切割开来,是不可能的。”她扭头看向了程晓羽,“你所说的‘无产阶级青年对所有不美好时代的反抗’是受左派的、民权主义的、和平运动所影响的嬉皮士,但你不提另外受波西米亚主义、无政府主义和毒品影响的嬉皮士,是对摇滚乐起源的曲解。”
程晓羽没有想到苏虞兮对音乐和历史这么懂,这让他的心理有某种情绪一闪而逝,类似那种喜欢的女神和他爱好一致的内心悸动,程晓羽也说不清楚,也许只是一种孤独者的臆想而已。
他凝望着苏虞兮漩涡似的眼眸,迟疑了一下说道:“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