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增加论文内容

作者:爱香菜牛肉面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拿出完整结构图,而且也不知道这些基因的作用,你哪来的数据?”

“通过共聚焦显微镜,我得到了数千张图片,这些图片都是有规律的,我种出的上百株胡萝卜,除了写在论文里的两种,其他存活的胡萝卜恰好和一些图片可以一一对应,他们都有共同点,我将这些归纳总结,发现基因有代码属性,不同的编程,对应不同的生长状况。”杨舟解释道。

这的确是他发现的特殊现象,当然并非在现实观察到,而是他可以查看完整基因图谱,随时改变碱基排列,能马上看到模拟答案。

靠着神秘空间的模拟实验,植物的微观变化,全都在他的观察之下。

就算杨舟公开这些研究,对杨舟的影响也不大,别人依旧很难研究出重大成果,当然杨舟公开基因代码规律,别的人还是有可能研究出特殊植物,在实验仪器没有进一步发展前,依旧非常困难。

白书龙也跟不上杨舟的节奏了,像是他说的如果将基因代码总结出一套规律,那杨舟就是开宗立派的祖师级别人物。

就像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解释空间时间,牛顿的力学,普朗克、波尔的量子力学,袁老的杂交等等。

这些开宗立派的人,无疑都可以冠以xx之父的美誉。

比如波尔、普朗克是量子力学之父、袁老是杂交水稻之父、牛顿是力学之父等等。

杨舟如果真的总结出了基因代码规律,那多年以后,也许也会被冠以基因代码之父的头衔。

这已经超出白书龙的水平,他这个清北大学教授,其实也还在苦苦追求院士头衔,根本不具备开宗立派的实力。

但他却知道,杨舟的确有这样的潜力。

至少,杨舟在胡萝卜的研究上,做得非常出色,在全世界范围内,杨舟是第一个利用基因剪辑技术,实现胡萝卜大小颜色改变的人。

“你研究的东西属于最前沿了,我也不知道最终论文是什么样,既然你已经有资料,那就先写出来,到时候我再看看,如果我也看不懂,就请学校其他大牛帮忙参考,大概多久能写出新的论文?”白书龙询问道。

“给我三天时间吧,我好好整理一下数据,然后再重写一遍论文,主题也不再是胡萝卜大小颜色变化了,而是基因代码之谜。”杨舟肯定地说道。

既然《细胞》的子刊拒稿,那杨舟打算狠狠地打他们的脸,直接投递其他顶级期刊。

如果不被拒稿的话,将来杨舟的论文,肯定优先考虑《细胞》,但现在是《细胞》错过了这次机会。

和导师商量好后,杨舟马上赶回酒店,他要整理实验数据,将基因代码的规律总结出来。

杨舟可以拿出胡萝卜完整的代码规律,但所有理论,都要有数据支撑才行。

而支撑杨舟数据的也只有大棚里的上百株植物。

本来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