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了这种细菌,导致肠胃里也有这种细菌的存在。
而杨舟化验自己的粪便,这让很多人都变了脸色。
正常人,就算是科研工作者也不会随便化验自己的粪便,显然杨舟身上一定发生了什么,这才导致杨舟对自己的粪便下手。
“当我发现这种细菌后,便将他改造成了基因编辑器,最终在胡萝卜大小和颜色两种种子上使用了这种细菌,至于论文里提到的其他案例,依旧使用的购买的基因编辑器,成功概率高和我提取的基因片段有关。”
“通过粉碎切割基因成像分析,我得出了完整的胡萝卜基因链,其他人容易失败,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设计基因编辑器时出现失误,剪切的基因过多或者过少,从而导致基因崩溃,而我做到了刚刚好。”杨舟很耐心地解释道。
这也确实是成功率高的真正原因。
他看了胡萝卜基因微观世界的真实三维结构图,知道每段dna多长,剪切的时候,精确地提取这段dna,然后录入到cas9系统中。
cas9系统,其实最终呈现的就是一枚细菌,只不过这枚细菌对外来病毒有特殊免疫系统。
在细菌内有一个区域,在漫长的进化中,记录下无数病毒的基因,当细菌检测到该病毒出现,就会主动屏蔽该病毒的基因,从而形成自我免疫。
杨舟相当于把胡萝卜的某段基因输入了病毒库,让细菌以为这段基因就是病毒,然后把细菌送入胡萝卜细胞,细菌的免疫系统就会主动剪切掉它认为的病毒基因。
其他人设计“病毒基因”时,拿捏不准这段基因对物种有什么影响,只能胡乱挑选。
杨舟却做到了精确挑选,这就是杨舟成功率高的主要因素。
在场的人再次震惊。
因为,按照杨舟的说法,他的成功,还不单单是依靠新发现的病毒,而是用正常的方法,也得到非常高的成功率。
“可以问一下,你是如何精确知道某段基因有用呢?”有院士提问道。
“我已经在大脑里构建出了完整的胡萝卜基因结构,而且得出了一些规律,这就是最核心的基因代码,通过分析,只要不剪切胡萝卜生存最核心的基因代码,对其他基因代码进行敲除,成功的概率就会很大。”杨舟冷静的回答道。
接下来越来越多的人追问基因代码的问题,最终得出一个结论,杨舟是天才,他的空间感知力和想象力非常强大。
即便得到残缺的胡萝卜基因片段,而且还是二维成像图,但通过多张图片分析,最后竟然能在脑海里构建出三维结构图。
前段时间,谷歌公司阿尔法go团队,又新弄出一个人工智能,这次不是下围棋的阿尔法go,而是利用大数据智能算法,推导蛋白质结构图。
利用无数超算,分析数亿兆数据,才让成功率达到90%以上,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