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力达带着激动的心情返回云贵实验室。
他这个级别的院士出行,自然也有安保力量守着,同时也是护送杨舟给的技术资料带回云贵。
孟力达还将去一趟红沙滩,领取315种癌症植物的复制孢子。
“抱歉,让你久等了。”杨舟对一个中年学者说道。
中年学者和杨舟一样顶着个大光头,看面容也就四十几岁,他摇摇头道:“不碍事,不碍事的,杨教授是周组长说,您希望我跟着您做研究?我可以提前知道具体是要研究什么吗?”
这名学者,就是杨舟当初让周秘书帮忙挖人的生物学家(计算机科学类别)人才。
名叫罗真,杨舟从多方面渠道了解到,不管是大豆基因重测计划还是水稻基因重测计划,都是这位负责计算机建模处理。
生物学现在也离不开计算机大数据。
谷歌如今就有一个实验室,专门做蛋白质分析人工智能。
通过超算计算,就可以模拟出蛋白质结构。
杨舟升级系统,获得生物计算机,自然希望有相关专业的科学家帮助。
当然前期研究不是特别复杂,杨舟还不想拆掉生物计算机。
“前期工作不难,主要是将各个实验室研究的生物基因录入到一起,建立一个基因代码模型,你可以理解为物理计算机当初编写系统,创建c语言类似的工作,只不过当初c语言是从头创建,但我们研究的代码语言,是生物自然进化,由大自然这双无形大手编写而成的基因代码,怎么样有没有兴趣?”杨舟郑重地问道。
罗真听见杨舟研究的竟然是关于基因代码底层系统,顿时激动得有点浑身颤抖。
对于一个精通计算机编程的生物学家,太清楚这句话的含义了。
杨舟难道打算研究生物计算机?
以前有科学家提过生物计算机的猜想,可因为对生物基因无法编辑,根本无法制造出生物计算机了。
所以后来的发展方向成了量子计算机。
在物理学领域,华国进展还不错,去年就传出消息,九章量子计算机取得成功。
成功构建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求解数学算法高斯玻色取样只需200秒。
“杨教授,您可以告诉我最终目标是什么吗?是不是打算制造生物计算机?”罗真用颤抖的声音问。
“额,这个还早,现在我们需要做的是总结规律,不过生物计算机的确是以后的目标之一。”杨舟点头道。
可惜不能告诉罗真,生物计算机其实已经有了,就是不方便拿出来。
“行,我跟您干了!你说做什么就做什么,我只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够见证生物计算机诞生,在我看来,生物计算机才是未来方向!”
“现在的太多物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