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7闹呢

作者:董蒙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觉得,罗平做三国题材的节目,收视率可能会不好,现在呢...

罗平拿到了全球什么歌曲冠军,什么音乐公众榜的第一人,只要提一下罗平,还愁没有人来看?

北大校园里。

罗平和高龙生一群人在台下,听冯新龙冯教授讲着三国的故事。

“冯教授,您说这些典故的时候,我觉得抑扬顿挫的感觉会好一点。”

罗平皱起眉头,想了好久,才憋出这句话。

冯教授不开心了,“讲历史,就要考究,以事实说话,将历史原原本本的展现给所有人看,我平时就是这么给学生讲课的。”

罗平不觉有些苦笑。

是啊!

冯教授的水平,那真是没得说。

三国里的每个人的来历,冯教授全部能引经据典的找到相关资料佐证,很多事在易中天教授品三国都没有提到过。

以才学来说,冯教授是最佳的人选。

但是节目跟讲课不一样呀....

就算是再好的内容,你以讲课的方式给人讲,除非是《银瓶梅》这样的小人书,可能会有人听的津津有味,其它的...

很容易催眠!

罗平试着劝冯教授,“冯老师,我的意思是,在您讲的时候,可以加一些比较诙谐的语气,就是我们文学中讲的,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好比刘备的手臂过膝,我们就可以描述一下这种的手臂究竟有多长,听起来比较直观…”

冯教授毫不客气的打断罗平,说道:“这是不可能的,人的手臂怎么可能过膝盖,很多典故上都指出了这个描述的错误。”

罗平:“…”

得!

现在,罗平明白了。

为什么在他那个世界,明明国内有名望的学者,学识方面比易中天教授不差的大有人在,但是还有易中天教授的品三国,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究其原因是因为易中天教授的性格和讲话方式。

看冯教授这个架势,罗平知道,想要让冯教授改,明显不太现实…

但是也只有冯教授这种知识渊博的学者,才能将典故说的非常明白。

连续三天,罗平对试讲的效果还是不满意。

“冯教授,您看,这样…”

“小罗,我知道,你是为了把节目做好,让我们学校今年能有去年一样的成绩,你也看到了,历史类的话题,讲起来非常乏味,知识不是儿戏,需要以严肃的态度来对待,我觉得…你需要想一想,如果不行,你让别人试试,小罗啊,你不知道,这几天试讲,我也很累,而且,耽误了我三天的时间,再试下去,不会有什么改观了。”

冯教授语重心长的给罗平说着。

如果是自己的学生,冯教授早就发脾气了。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