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8颜狗

作者:董蒙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议非常好,这样一来,我们中文系一起参与进去,可以让全国观众看到北大中文系在文学研究上的底蕴,好,那就这么定下来了,我回去就去召集学院的老师,明天录制的时候,让他们来现场挑刺!”

宋院长很开心。

这边录制不顺利的事,宋院长也听说了。

要不然宋院长也不会亲自来看进度。

虽然宋院长也觉得,罗平说的东西,稍微有些轻佻,但是宋院长也知道,现在看节目的,很多都是年轻人,历史文学的东西,说起来要严谨求实,看得人其实不多…

去年中文系主办的《邻家诗话》,被教育部点名表扬,称赞北大中文系很有改革创新精神,值得全国高校学习,北大中文系的经费和资源都多了很多。

撇去其他的不说,去年中文系的招生,因为罗平的缘故,直接提升了二十分的分数线…

要是今年再有成果,等到总结的时候,报告就好写了。

等着宋院长和冯教授聊着天离去,高龙生已经在收拾现场了。

罗平发现,自己什么都没说,什么都没答应,已经被安排的妥妥当当的。

宋院长说到做到。

第二天就叫来了整个北大中文系的教职工。

本来宋院长是想找十个专注于学问的老教授,但想到这个节目是面对全国各种年龄观众的,既然是打着北大中文系的名义,何不放开限制,只要有兴趣的老师,都可以去听,顺便提意见。

这样的后果就是,罗平当着近百个老师的面,试讲了第一期的《百家讲坛》。

台下的老师都认识罗平,除了教过罗平的,平时遇到的,罗平能记住名字,有一大半的老师,罗平见都没见过,不管遇到谁,都要喊声老师…

不过,这样的效果非常好。

能进入北大中文系的教职工,都是国内最顶尖的那一部分人,经过他们的挑刺以及改进意见,罗平原本担心的典故问题,已经不是问题了。

等到节目播出以后,国内如果有人提出质疑,罗平完全不虚。

《百家讲坛》这种节目,对场地的要求更简单…

一张桌椅,一个背景布,其他的,什么都不需要。

当罗平将《百家讲坛》第一期的正片内容送到京城电视台闫副台长身前时,闫涛有点郁闷了…

怎么着…

这么快啊!

前两天宋院长还给闫涛说,让闫涛放心,他已经动员了北大中文系给这次节目保驾护航,闫涛一听,心里直接凉了。

闫涛担心,人越多,节目就越学术,当初那个凑数的文字类节目,就是和太多讲师沟通的结果。

“小庄,给我打开,我看看内容。”

闫涛在自己的办公室,躺在椅子上,让助理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