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是老朱家自己的事,谁当皇帝都是姓朱。
既然如此,他们还干嘛认真呢?除了少数人,谁愿意干这费力不讨好的事?至于忠诚于朱允炆的少数人是谁……看看朱棣进城后杀了谁,就知道了。
除了被朱棣杀掉的,剩下的,城内城外,中秧与地方,所有人都在观望。
正因为除了少数忠于朱允炆的忠臣外,没人愿意尽心尽力,所以才会出现种种无法解释的离奇现象。
朝廷军接到命令去杀朱棣,他们跟闹着玩似的,上班打卡,混吃等死。
朱允炆说‘勿使朕有杀叔之名’,意思是你们手脚干净点,别破坏我形象。然后那群二五仔,真的理解成了字面意思,碰着绝境的朱棣,装没看见。
偌大个朝廷,九成河山握在手,兵强马壮,城坚炮利,粮草充足,结果却是一群二五仔,愣没打过一个弱得多得多的朱棣。
可以想见,逃亡之后,幡然醒悟的朱允炆,内心有多么崩溃。
他用鲜血在日记本、逃亡笔记的第一页,写下‘群臣害我’,也就不足为奇、可以理解了。
陈宇叹了口气,摇摇头,轻声道:“王权,江山,仁义,能操纵人心,才配得天下。你爷爷朱元璋把盘子捂得太严实,一点缝隙都没留。”
“那些觊觎皇权的家伙,找不出一点取代你们老朱家的可能。”
“因此,他们知道,不管你和你四叔怎么闹腾,最后皇帝都姓朱。”
“所以他们达成默契,两头观望,都不得罪。谁赢,他们臣服谁。”
“你确实很惨。”
“但从历史的走向来看,你四叔朱棣当皇帝,也不算坏事。”
陈宇感慨一番后,继续翻看朱允炆的日记、逃亡笔记。
朱允炆从排水渠钻出皇城后,趁着兵荒马乱,在几个心腹太监的拼死掩护下,一路向北。
是的,向北。
因为北方是朱棣打过来的方向。
朱棣肯定以为他往南逃了,所以会派人去往南寻他。
朱允炆一路往北,艰苦卓绝,险象环生,但还算是幸运。
走了一路,他经过一些州府郡县,也遇到了一些死忠的基层官员,挂印封金,坚定选择追随他。
之所以是基层官员,是因为地方高官,逃亡中的他没法见,也见不着。
他都意识到各州府郡县的大员是二五仔了,他更不敢相见。
“嘶!”翻过下一页,陈宇不由倒吸冷气,浑身汗毛炸立!
他看见……
朱允炆被一群死忠掩护着,一路向北,到了……
到了燧明国遗址!
朱允炆在日记中说,这个地方很奇怪,生长着一些很容易着火的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