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我看你也是个读书人,怎么落一副如此田地?”
说话那人,是半道茶凉的伙计,脸黑,顶着草帽。
接话的,是个青年书生,唇红齿白,面冠如玉,就是邋遢了些,那头发四处飞,泥土颈边追,衣领袖子里,还能听到蝉鸣喳喳粹。
这山道官路,常有人来。
可这么一尊客人,确实少见。
真像是被那山贼逮住,抢光了一切,可这来往林道三百里,也未曾听闻有贼名啊,要不然店家又何来的胆量,敢在此处落脚?
听着伙计问,狼狈书生端茶笑。
“哈哈,路上见水浅,便捕鱼为乐。路上见树高,便取蛋为偷。路上见洞深,便一探究竟。路上见兽跑,便恶斗一场,一路奔来,时间一长,也就成了这幅模样。”
“啊这…那敢问先生,可见鱼香,可尝蛋嫩,可闻洞中瑶光,可胜野兽三寸?”
“不能也,我抓那鱼儿,活蹦乱跳,眼中带光,思念这好歹也是一条生命,便放生于它。我偷那蛋,小巧玲珑,精致的很,磕碰果腹闲太少。便又物归原主,免得路上被鸟啄。我入那洞中,一连跟头三次,摔肿了额头,扭疼了脚腕,就见到一口洞中烂泉,淌着泥浆,冰冷非常,哪见瑶光?我与那兽斗,真是好机灵,破我衣裳,疼我胸腔,最后却也逮它不住,让其跑了!”
“那,先生又何必趟这些浑水?”
“哈哈,一事无成处处有,人生哪见脚落停?”
“先生可真是,好兴致!不知先生这般,又打算去何处?”
“我耳闻往北,有一处山桃园,园中有一位仙女,姿容胜天下半分,此行远去,见见世面。”
“原来如此,我在这里见人来人往,倒是被贬低了见识,完全没能听闻过,还有这样的地方在。”
“我见小老板也是心胸宽阔,遇事不惊,这不正是人来人往收获的打磨?”
“哈,许是如此。”
青年书生歇息会儿后,便抬腿走了。
听他说,是那往北的游船,早定了时候,若是晚去一步,可就没有了!
那青年书生继续往北走,不知过了几处山头,绕开几条湾沟,又入山林,远见人烟。山中有不知是狐狸还是豺狼,怪叫连连。
青年书生皱眉头,只因为在这奇声怪调中,听到一丝异样。
寻着异样翻林走,绕过挡路根。
果然!
原是一砍柴的少年郎,正坐在地上,腿脚染红,是一根倒刺,穿肉而过。该是生疼,见那少年涨红着脸,肯定不好受。
听到动静,少年一抬头,下意识有些害怕。
“小兄弟,莫慌张,怎么受了这伤,可还能动?”
少年咬着牙,一只手始终握紧柴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