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至今令人谈虎色变;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使上亿人生灵涂炭,罪恶的根源也要归于全球化的政治、经济恶性竞争。
为了防止不正当竞争,各国都相继制定《反不正当竞争法》,国际也制定各种反不正当竞争,鼓励国家间和平竞赛的公约。关键是要落到实处,各国、各企业、各单位、每个人都要努力遵守。只有人类、人人共同遵守维护,世界每个角落才能照耀在公正、和谐、有序竞争的阳光中。竞争才能尽力发挥其优长,为人类继续做出伟大贡献。
四、如何参与竞争
竞争是如此重要,故而国家、单位、个人都应重视竞争,树立起正确的竞争观。
要提倡、鼓励竞争。竞争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勇于竞争,国家就会落后于世界,个人就会落后于时代。而落后就要挨打,就要受制于人,历史的教训是沉痛的。我们的祖先是很有竞争意识的,易经的第一句话就是“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炎黄子孙应该牢记祖训,自立自强,跟上全球竞争的步伐,并为世界发展、繁荣做出应有贡献。
竞争应该在公正、和谐、有序、合法、平等的环境中进行。国家、地区、单位应当创立良好的竞争环境,使竞争合理、合法地健康开展。公民也要按合理、合法的原则参与竞争。这样才能回避竞争的弊端,使竞争健康、有序进行。
竞争具有普遍性,任何地方、任何领域都必须开展竞争。地方保护主义,行业、部门垄断都是错误的,都会使地区、行业、部门趋向僵化、保守、落后。竞争不应该、也不能够有死角。
现代竞争应该特别注重和谐进行。竞争的胜利者是强者,但强者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要考虑弱者的利益,考虑整个社会的利益。竞争只是一种手段,竞争的根本目的是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人类素质的全面提高。比尔·盖茨、李嘉诚、霍英东等把大笔竞争中获得的财富又捐献给社会的作法是应该赞扬和鼓励的。
竞争造成差别,差别又是竞争的必要条件,因为有差别人们才有向上攀登的欲望。“平均主义”,“大锅饭”是错误的,就因为这种思想,做法阻碍竞争。只要竞争存在,人类就会有差别。*清醒认识到这一点,在改革开放中拉开了工资、奖励档次,实行了职称等级制度,促进了竞争,促进了人的积极性。
培养、使用人才是取得竞争领先的关键。正如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哈比森教授所说:在现代生产中,“人力资源构成各个国家财富的最终基础。资本和自然资源是生产力的被动因素,人则是主动力量。”1981年,简·卡尔松出任斯堪的纳维亚航空公司总裁,当时该公司每年亏损1700万美元,仅仅一年之后,该公司就赢利5400万美元。其中奥秘就是卡尔松改革了经营方针,科学的重组了公司机构。1985年,我国海尔集团的前身青岛电器厂欠有100多万人民币债务。该厂新任领导张瑞敏选择了名牌战略,创出了海尔名牌,几年后实现产值80多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