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有了决心就要踏踏实实地去实践。你立即赶往庐州去接管那里的军队,并与知府郑履祥建立良好的关系,郑履祥这个人还是不错的,新近才上任的知府,本官与他也常有来往。你到任之后,如果军饷不够可以直接告诉本官,本官会想办法给你筹办的,万一本官离开了南京,你也不要忘记与本官联系。记住,一定要牢牢地掌握兵权,无论受到什么委屈也不要离开你的军队。“
赵率教感觉袁方的话字字千斤重,他意识到袁方把自己调来庐州是来挑重担的,原先不满的情绪一下就被驱赶得无影无踪。
袁方送走了赵率教,张从来报,户部尚书郑三俊请他过去。
郑三俊是有明一朝的四朝元老,他是万历、天启、泰昌时期的重臣,现在又是南京户部尚书,有“三部“尚书之称。
“尚书”已成为他的专称,官员们见到他都称之为“郑尚书”。
郑三俊也是个推荐人才的高手,刚任南京户部尚书就向朱由检推荐了惠世杨、高宏图、毕懋良、陈必谟、刘同升、杨廷麟等数十个被贬的官员复职。
袁方来到户部见到了郑三俊,二人寒暄之后谈话便进入了主题。
郑三俊道:“袁司空,如今库藏空虚,财政敷不入出,去年诸省额解的钱粮很是萧条。所以各部都要开源节流,你们工部的银两肯定是要减少的了,现在跟你打个招呼,下一步的行文也会送到你处。“
袁方道:“郑尚书,你减其他部的可以,但是千万不可减我们工部的银两。”
“为何?你们工部很特别吗?”
袁方解释道:“我们工部所管的都是农田水利,管得好,百姓可以多达粮食,税收就可增加,这是于国于民都有利的事情,反之呢……“
郑三俊不耐烦地打断袁方道:“行了行了,里以为就工部特别?现在的情况是没有银子,我户部没有银子,你说怎么办?”
袁方也不与其计较,慢条斯理道:“我倒是有办法让你增加收入,就不知郑尚书愿不愿听。”
一听说袁方有好的建议,郑三俊态度好转了起来:“有好的提议我当然愿意采纳,还请袁司空赐教!”
袁方道:“现在核虚冒领的现象非常的普遍,郑尚书如果能够严厉整治,打击贪官污吏,同时重农耕兴业,何愁不国库复盈呀?“
郑三俊失望道:“你都知道核虚冒领是普遍现象,还能怎么整治?你这个提议等于没说。”
袁方却不这样认为,他接着道:”你可以针对个别特别严重的贪官进行打击呀,这样可以起到以儆效尤的效果,你还可以对他们抄家,这样一来银子不是有了吗?“
“抄家!”郑三俊微微一笑,“这倒是个好主意,但是向谁下手呢?”
袁方低声道:“郑尚书若是信得过我,我可以给你提供几个人选。”
“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