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无疑是大大地打了窦家的脸。
然而自家的子孙不争气,出了这种丑事,皇帝要羞辱,窦家又能如何。
老太皇太后的把柄在穆沧平手中抓着,她也不敢妄动。
当容翊坐镇禁卫军中,指挥找到了最先一批入城的江湖人士,又通过他们找到了穆沧平的长子穆子建。
容翊自矜身份,自不会亲自出面,是让田遇和穆子建谈的。
为了不使那位疑心病重的皇帝又生忌惮,田遇在容翊的授意下,摆足了家使者的傲慢劲,漫胡诌,谈了好几愣是没谈拢。
最后容翊进宫搬来陈芳和高宪这两位皇帝身边内侍官,这件事才算敲定下来。
收到枫焰令赶来建康请愿的江湖门派,第二就全数上撂,在方显的统筹安排下,协助加固长江堤防。
有许多远道来的江湖客,才刚刚赶到江边,便直接上撂。
有人还在江堤上看见了盟主穆沧平。
穆沧平身边跟着一个纱巾蒙面的女子,给扛土的将士们烧水递茶,只露一双眼睛,也美得不像话。
听就是那位传闻中姿容绝世,引得无数豪杰折腰的穆仙子。
两后,容翊官复左相,代子上堤嘉奖抗洪抢险的众位将士,并表彰了各位江湖侠士的义举。
容翊的复出并没有在朝中引起太大波澜。
皇帝有心打压不假,方容根基深厚也是实。光看容翊辞官以后,方容两家云淡风轻的反应,就知道这位“容家周郎”一时半会还倒不下去。
只不过皇帝把行嘉奖这种不用出力,却占尽了便夷好差事交给刚复出的容翊,不禁让人联想到数日前方显主动请缨上堤,抢修决口之事。
莫非就是为今日做铺垫?
原以为是个憨的,不想算计忒深!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当,穆沧平就随容翊的车架一道回城了。
次日他以武林盟主的身份进宫面圣,代众武林人士叩谢恩,并向子讨要了一个一早就谈妥的赏赐。
“武林盟主穆沧平之幺女穆典可,少离家,受奸人蛊惑,误入歧途,幸得常家堡人众力劝引导,悔悟及时。
上念其滁州平瘟有功,前恶不予追究。着令武林盟主穆沧平归家其女,从严训导,规其向善。”
穆沧平谢了恩,并主动提出了代女受了二百廷棍。
至此,一场牵扯到上万人,纷纷扰闹腾了整一月的大戏终于落下帷幕。以穆沧平挽回声誉,重固不可撼动的武林盟主地位而告终。
穆典可在载菁院读到了莫仓仓从大街上抄回来的告民诏书。
“你那个爹啊,怎么?真是不服气都不校”
莫仓仓吐一口葡萄皮,十分中肯地评价道:“武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