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门的落魄公子,不知什么原因耽搁了,不能回家过年。也是怪可怜。
穆沧平弓腰抬着帘子,就要退出去了,听店家热情相邀,脚步滞一滞,默了片刻,问道:“有没有面?请给我来一碗烩面。”
居上位久的人,一举一动自带威严,即使用了“请”这么客气的字眼,听上去也像是命令。
店家愣了一下。
“营”他才反应过来,觉得是自己想多,客人一脸诚恳,语气分明尊重,没有冒犯的意思。
“有,有的,客官请稍等。”
因为准备年饭,新和了许多面,肉跟菜也都是现成的。
很快一大碗热气腾腾的羊肉烩面便端了上来。
“不要钱。”店家笑得和善,圆胖的脸上洋溢喜气,“客官随便吃,不够还樱过年好!”
“过年好。”穆沧平脸上露了丝笑意。
厚重的棉布帘挡住了屋内的笑声,他独个坐在门口拴马的木桩子上,对着风雪中渺杳的万家灯火,一口接一口地吃面。
也不是多么好吃。
不如家中厨子做得好。
四儿吃得那么香,大约…因为对着的那个人不是他罢!
滇南尚且如春。
尽管当地人已经穿上了棉衣御寒,常千佛是真的没感觉到冷。
自然,手下一众习武之人也都是同样感觉。
厅堂上门窗大敞,院里人进出,一团热闹:有摆放爆竹的,有打浆糊贴春联的,有人在走廊里挂灯笼,有人帮忙着端菜大厅厨房两头跑……笑闹声起伏。
蒋依依有了身孕,被李哲拦着不让下厨。
当地厨子的手艺又总觉得差了那么点乡味。
于是常千佛,林路,黎康康还有李哲几个大老爷们破荒下了厨房,在蒋依依的指点下一通忙活,居然也整出了有模有样的一桌。
冷热盘搭配,有荤有素,色是差了一点,但香与味俱全。
颇为难得的是,常千佛初试手,居然就做出了水晶薯饼,椒盐虾,酥皮鸭子这些个难成的菜品。
众人赞了几声,倒没太当回事。
公子爷嘛,总与别人不同些,早习惯了他什么都跑得快一些。
“还真不赖。”李哲连吃了两块酥皮鸭,又去夹虾来吃,“有那么点怀仁堂厨房里做出来的意思,只差一点火候。”
“那哪能比,厨房做惯的,常大哥头一回学。”
蒋依依对做菜有研究,起来侃侃而谈,不心道破,“……记得那时四姐在怀仁堂时,厨房就常做这几道菜。”
一群人里数林路脑子最快,听一耳朵就明白了。
“啧!”林三公子吃了口虾,“我老表啊”嫌弃的眼神难表,“咱能不能稍微硬气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