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帝始于棺

作者:吕小甘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而成的原始形态。

修士可以将神纹祭成各种形状,如小刀、匕首等,可以放出体外杀敌,比单纯的神纹更有效。有些人会费些心思祭成长矛、盾牌等,对敌时威力会大上许多。

更有强者不怕复杂和繁奥,反复锤炼神纹,祭成“钟”、“鼎”、“塔”,可以发挥出种种神秘的力量。

传说中极个别的人,祭成的“器”,交织出“道”和“理”,拥有了神祗,能自主防御和攻击。

申马的《龙马神功》,对于铸器只有简单的描述,相当于只给了你简单的数学公式,却让你去证明哥德巴赫猜想。

《龙马神功》更为重视的以身为器,磨炼自身肉体,强调的重点是“肉身大成,神通自生”,一叶知秋,便可明白妖兽与人类修行的差别。

第一个“器”是申马今后根基所在,要比之后锤炼的“器”重要的多。

想要将原始神纹锤炼成“器”,不是那么容易的,这是一个艰辛而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首先要确定“器”的形态,并在识海中烙印下来,今后以他为参照物体进行锤炼,不容有一丝瑕疵。

申马盘坐于悟道蒲团上,沉浸到一种空灵的境界,识海中扫过前世记忆中的各种棺材,不过大多大同小异,没什么特别的。

“难道要等待九龙拉棺再去摹刻吗?棺材,我怎么有点印象,却怎么也记不清?难道是青铜小鼎上面有,然后我忘记了,也只有那种不可名状才能在无声无息中让人忘记。我也不需要完整的摹刻,只需要大概的形状,道韵和刻图以后再说。”

申马立刻将神念投入识海中的青铜小鼎,在鼎的最下方刻有一副棺材,一眼望上去便好似进入了远古的祷告场,让人不由自主地心生敬意。

可是一转眼,什么都消失了,也都忘记了。申马祭炼了数万年,才能对鼎上的棺材有少许印象,就好像喝酒喝断片一般。

申马一边控制神念观看小鼎,一边用神力在外界勾画鼎下棺材的大致图样。

一次、两次…只要在外界的构图画下棺材上的刻图,外界的构图必然会被损毁。不过,经过了上万次的摹刻,识海中的棺材也终于成型了。

棺材一头大,一头小,代表了阴阳和生死的奥义,棺盖如瓦房一般,两边倾斜,顶上有竖起的直杠,代表了纪元沉浮的未来。

申马已经在识海刻下棺材的图案,但是在苦海内锤炼神纹,却是难而又难。光是将数十根神纹组合在一起,就需要许多计算和构思。

如同编码中的1和0,要编制成复杂的代码,就需要先懂得二进制的原理,再加上复杂的变换公式,才能形成一道指令或程序。

吐出了一口浊气,申马斩掉了一些复杂的思绪。几百次的祭炼,却是将数十条神纹杂糅成一团,不能化形,怎么看都与棺材沾不了边。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