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一个文科生,不是也这样纠结吗?
屈身于现实这个大洪流,每每于睡前敲问自己这并不是自己的理想,但于梦醒时分又苦笑着迎接不断重复的明日,渐渐连面上的是假面具还是真面目都混淆不清。
明明知道放下这种纠结,便能了无烦恼去拥抱现实,但又不舍得放下这些纠结,感觉没有了这些纠结思考,便不再是自己一样。
故此只能终生与这种纠结为伍,时常吟诵陶渊明的诗词,羡慕那种“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生活。
不过,如果华夏历代文人没有了这种纠结和反思,或许华夏之风就会失去那种“仁泽四方、义被天下”的内核,从而慢慢蜕变堕落,不知道会变成什么鬼畜之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