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为国为民的好官。”
裴灏跟着附和,“赞同郡王所言,马尚书的确是我辈之楷模。因为只有马尚书敢这样自证清白的,坦坦荡荡。”
此时镇国公突然发话,“国公府愿意接受调查。”
然后,南阳伯站了出来,“微臣家中也愿意接受调查。”
“微臣家中也愿意。”这次站出来的人是定北侯。
随后谢璋跟着出来,表示跟父亲一个意思。
大殿上的气氛顿时凝重下来。
这几个站出来的人,表示家中没有存粮,说服力还是很强的。
因为京城的权贵谁不知道他们三方是皇帝养的冤大头,不仅要养家还要替皇帝养着军营里的兵。他们不问皇帝要粮就已经好了,皇帝还好意思派人去查他们的粮吗?
至于他们有没有粮,皇帝心知肚明。
他早就收到消息,说这三家都是极尽所能的,到处去购粮。裴家更是花了大价格,派人去海外购买。
“你们凑什么热闹?”皇帝没好气的,“都滚一边儿去。”
“这个,皇上,您……”
镇国公不太好意思说了,欲言又止的眼神代表着一切。
皇帝暗暗瞪了他一眼,让他闭嘴。
其实,他想借机问问皇帝,一会弄到粮食了,能不能分他一些。从刚才这个趋势上来看,皇帝是百分之一百能弄到一批粮食。
镇国公不是相信皇帝,他相信的是杜氏兄妹。
有杜潜这个心黑的年轻人在幕后指挥,又有杜婉这个强大的武力镇压,再有他家儿子从旁协助,就没有三人办不成的事。
果然,不管那些官府怎么说。
皇帝安排人去调查马尚书家的粮仓,同时为了表示公平公正,其他家的也会让人去看一看,接着,他下旨让裴灏带领着禁卫军,亲自去调查各府的粮仓。再安排了谢璋和穆思安从旁协助,听从裴灏的调遣。
杜婉匆匆跳了下来,拍了拍衣摆,“皇上,本郡主跟去看一看。”
“允了。”皇帝脱口就应了。
杜潜刚想站起来,也想跟去看看,皇帝却看向他,“潜儿,这个时辰朕该去喝药了,接下来就由你来代替朕主持朝政,西北的事儿,务必给朕商量出结果来。”
接着杜潜表示关心下他的身份,让他尽量回去喝药,还要好好歇息,这里交给他没问题的,然后还保证道,“商量不出结果,绝不退朝。”
下方的文武百官,郡王是个魔鬼啊。
不管文武百姓如何,皇帝是心满意足地,让大总管扶着离开。
其实不少人心知肚明,现在杜潜就是借着商量西北的名头,将文武百官留在这个大殿,不让他们把消息传到外面搞事。
这个殿上的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