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花重金请了四位佬来, 试图让他们用高超的技艺来制裁郑姚。
然而导演不知道的是,拉二胡的那位,其实是国家音乐协会的成员, 而郑姚,如今算是他的领导。
后来得知这件事, 导演心里忍不住泛起了嘀咕。
话说, 这样的话,这位不会给她放水吧?
然而很快,导演就发现, 自己的担忧实在是多余, 因为拉二胡的这位, 对郑姚的不喜怨念, 比自己都要强烈的多。
导演:“?”
怎么回事, 不是说好的荣誉会长吗???
而且郑姚都没有踏入过音乐协会的, 自然不可能得罪什么人。
还是说, 这个荣誉会长的位置本来是他的, 结果郑姚接了胡?
短短一瞬间, 导演成功的脑补出了一场内部争斗戏。
然而…真实的情况要比他想象的要简单的多。
一秒记住
荣誉会长不荣誉会长的不重要,拉二胡的师只是单纯的不满郑姚偏心眼的行为。
凭什么吹古笛的、吹埙的、弹琴的,哪怕是那个敲编钟的糟老头都有好几套乐谱, 他们拉二胡的却屁都没有。
同样是冷乐器,他们拉二胡的是比上面那些人差在哪儿了?
二胡是国粹啊!不带这么歧视人的!
之一曲编钟气势磅礴,用让人振聋发聩的姿态走向世界,从此,全世界的人对花国的青铜编钟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古笛、笙、埙、鼓……更是用实证明了,花国的古乐器不是吃素的,实同样不容小觑, 不比西洋乐差,甚至更强。
有了配套的乐谱,发挥出来半的实之后,那么多人想不承认都不行。
这本来是一件别让人高兴的事,但一想到敲编钟的那个老家伙天天跟自己炫耀,每到开会必定对自己好一番挤眉弄眼,二胡师,就是谭秀品就论如何都笑不出来。
老东西真的是膈应的很。
所以说,为什么别人都有了,偏偏落下了他们拉二胡的呢?
如果郑姚能够知道谭秀品谭师心中的怨念的话,必定会呼冤枉。
她不想的啊,主要是二胡发明的时间太晚了,她死了将近一千年才发明出来,就算是她有通天的本事,弄不来二胡的曲谱啊!
其他耍杂技的、吹唢呐的、变魔术的倒是对郑姚没什么意见,尤其是吹唢呐的耍杂技的两位。
耍杂技的虽然上过春晚,平常会跟着杂技团四处表演,但是出场费的话,还是节目组这边给的高一些,几乎比平时高出了一倍不止。
在这种情况下,自然是尽心尽,毫怨言。
吹唢呐的就更不用说了,他比耍杂技的还冷,可以说是四个人里面冷的哪一个,毕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