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桌面上敲击。
李二陛下早已把帝王之术琢磨得炉火纯青,他又怎会看不出长孙无忌所顾虑的?
作为自己的大舅哥,又是自己倚重的重臣,李世民不由得仔细权衡他的话, 若是换了另外一个人, 即使直接打压一番也不算什么大事。
毕竟大唐的年轻才俊多的是, 即使毁了一个也不觉得什么。
但是这件事牵扯到杨帆, 让李世民有些为难。
不说那日进斗金的大唐商会,不提那亩产五六十石的瑞祥,单单只是这次出征吐蕃,李二陛下就绝对不容许按照长孙无忌的想法这么做。
谷懫
理由很简单,以几千兵卒大破吐蕃几万大军,而且是两次正面迎击,这种战绩即使是李靖也从来没有做到过。
在马上取得天下的李二陛下当然深刻的知晓几万铁骑的冲击威力有多么恐怖。
在奏折中写的清消楚楚、明明白白,杨帆能带领几千人硬杠吐蕃几万铁骑,还能大获全胜,就是依仗轰天雷的应用。
虽然不知道轰天雷是什么,也不知威力如何,但从战场的描述来看,这绝对是克制骑兵的最有力武器。
自己若想成就千古一帝的霸业,在有生之年把高句丽纳入大唐版图,绝对还要依仗杨帆。
把他给弄下去,简直就是自废武功,李世民还没有昏聩到那种地步。
更主要的是,李世民了解杨帆的性格,如果真惹毛了这小子,他才不管你是不是皇帝。
因为这小子重亲情而轻尊卑,这也是为什么李世民想用女儿锁住杨帆的原因。
想到这儿,李世民摆手说道:“对于杨帆违抗军令一事,今日暂时搁置,诸位爱卿先议一议侯君集之罪,到底要不要撤职押解回京?”
“陛下,忠义侯犯了如此大罪,怎能不先行处置?”长孙无忌有些愕然,气急败坏的说道。
李二陛下的刻意偏袒,让长孙无忌有些不能接受,如此明着驳回自己的建议,这是少有之事。
即便杨帆有大功,可是功不掩过!
况且,自己并非要将杨帆置于死地,只是想要给他按个抗命不遵的罪名,打压一番,不让这小子窜得太快。
以李二陛下的英明,绝对不会看不出来。
既然李二陛下能看出自己的用意,如今却还如此维护杨帆,显然,李二陛下是真有心扶持杨帆更进一步!
顿时,长孙无忌心里一个激灵,突然感到一股浓浓的危机感,觉得李二陛下还有更深层的意思。
难道……李二陛下想用这个年轻人来制衡世家不成?
但即使杨帆属于千年不出的奇才,面对庞大的世家力量,也不过是螳臂挡车罢了。
长孙无忌越想越远,不过却越焦虑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