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1 布局朝堂 (二合一)

作者:无限循环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斥着一种向往,投笔从戎在此刻的大明还不是一个彻底的贬义词,同为翰林出身,沉忆辰的经历确实要比自己等人精彩太多。

“想要立不世之功,日后有的是机会,甚至有可能就在眼前。”

沉忆辰澹澹回了一句,他心中其实有着一个不成熟的想法。

“向北,此话何解?”

“入职户部。”

萧彝是农家子出身,没有深厚的背景跟家世,并且由庶吉士进入翰林院,起点天生要比一甲跟二甲头名低。

历史上明朝从天顺年间李贤开始,内阁开始出现了明确的首辅跟次辅划分,并且入阁顺序也将决定地位跟权势。

哪怕一路顺风顺水,萧彝想要混到排名靠前的阁臣位置,恐怕终其一生都难以达成,更大可能是在翰林院按部就班蹉跎光阴。

用一个不恰当的比分,这就好比后世清华北大出来的高材生,入职起点就碾压了三本专科。想要达成同样的成就,努力机遇缺一不可才行。

户部掌管钱财,现在京师极度缺衣少粮,根本原因其实并不是没有,相反正统朝期间哪怕天灾人祸不断,靠着王朝盛世的余晖,以及能做到各大粮仓储备在安全线以上。

之所以会造成缺衣少粮的局面,更多是运力跟调度的不足,漕运粮草全部积压在运河跟通州仓,压根就运送不过来。

如果单单是无法送达京师也就罢了,等蒙古大军兵临城下之后,他们会放过近在迟尺的通州大仓吗?

到那时候无数粮草物资,将成为敌人的资源储备。

可哪怕情况如此危急,朝中决策依旧以转运各路勤王军为主,粮草放在了次要位置,很难说这跟提防沉忆辰没有关系。

甚至这两日朝中有大臣放言,干脆不如一把火烧了通州仓,这样大家都没有总好过京师一家缺粮。

如果萧彝能临危受命,做好转运通州军粮的任务,那么就不用在翰林修撰这个七品官位上苦熬资历了,至少凭借此功劳升任五品户部郎中没问题。

另外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沉忆辰未来与蒙古铁骑的生死决战中,很需要户部后勤有信得过的自己人!

入职户部?

听到沉忆辰的建议,萧彝有些不明所以。

要知道翰林身份清贵,很多时候如果运气好的话,熬到个正六品的侍读、侍讲职位,便拥有了入阁参预机务的机会。

再进一步便成为阁臣,一飞冲天!

如果选择走六部入阁,那么难度将要大上许多,特别是随着阁部界线越来越分明,几乎很少会有六部实权大臣入阁参预机务。

按常理论,除非苦熬多年升迁无望,才会选择入职六部或者都察院出镇地方,捞最后一笔养老钱退休。否则以萧彝这样的年纪,完全可以在翰林院赌一把成为阁老的机会。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