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李维的战斗风格

作者:骑行拐杖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剪刀型翅膀,甚至尝试在高速飞行中变幻翅膀的角度,做出了几个很不可思议的动作……

“sir,是这样吗?”

4马赫的巡航速度下突然做出多种诡异的小范围机动,对于已经处于控制极限的李维还是有点过于刺激了。

那种高速的超机动带来的超高负载甚至超过了60g,李维身体在出现不适的瞬间,异能开始主动吸收超出身体承受范围的过载,并且转化成了能量存入了他的体内。

‘能量吸收’这种异能,通过另外一种方式,把李维的身体强度提升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地步。

初生的‘红后’不是不聪明,因为李维提出的任何需求她都能给出准确的回应,包括踩着他的身体极限去做机动。

但是她作为不同种类的生命,有时候可能很难理解人类的习惯,还有无法准确的理解李维语言命令中对于量词的运用,这点需要李维慢慢的跟他磨合。

毕竟能承受和舒服是两码事,高速带来的控制力降低,对于李维来说不是什么好事。

所以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托尼·斯塔克,他能在剧烈的战斗中,在电光火石间协调好自己和人工智能的衔接问题,发布正确的命令,而其他人多数时间只能在某几种特定的模式下作战。

看电影就知道,穿上钢铁战衣的斯塔克其实很多时候是模式化的。

除了利用手掌的脉冲控制飞行,他战斗的时候行走,冲刺,瞄准,落地等等一系列的动作都是模式化的。

美队3的时候,如果不启动所谓的‘近战模块’,他连赤手空拳的史蒂夫·罗杰斯都打不过。

斯塔克的思维极其的先进,甚至可以说超前,他放弃了挖掘人体自身的能力,进而从外界寻求解决方案。

可惜这种方法想要走到顶点,需要一个天才的大脑,不然凭什么火力更猛的‘战争机器’,永远都不是钢铁侠身边的小喽喽?

李维自家人知道自家事,所以他更加喜欢伊凡·万科走的路子,俄国佬对于机甲完全是另外一种概念,并且彻底的解决了过去李维靠肌肉运转盔甲的尴尬的问题。

他设计‘装甲触点运作系统’,能够准确的抓取人体肌肉的运作,让机甲准确的反应操作者的动作,并且能够按照肌肉运作的强度,去提供额外的机械加力。

虽然用起来比较费力一点,但是论陆战,肯定是伊凡的设计更加符合李维的口味。

这两人如果类比的话……

斯塔克就是‘猛禽’,只要有大纵深,他就能凭借更加先进的电子系统,给予敌人致命一击。

而伊凡就是‘豹2a6’,动力强劲,防护严密,火力凶悍,绝对是近距离作战的大杀器。

大家走的就不是一个路子,李维现在算是勉强的综合了两人的优点,可惜都没有做到最好。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