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太后看了也甚是欣喜……”
紧接着,他又分享起了第二大喜讯。
他既然进了宫,并且还干起了正事,那除了去面见宣帝爷之外,太后哪里自然也得去转上一圈的,顺带炫耀一下他所办的报纸。
而太后也不小气,一口气也给宫里订上了二百份报纸,几乎让宫里能识字的人都能人手一份。
他最后去的是太子府。
对于他要办报的事,太子陈仲平是最早知道的那一个,并且还因此得了他两万两银子的好处。
俗话说,拿人的手短,这一道理放在太子爷身上同样适用,当陈仲平一听说宣帝爷下旨让他给朝中文武百官订报纸,他干脆又大胆送出了一份人情。
那就是给大夏国下面的州郡县官员也订上一份,然后走驿路分发到各州郡县,美其名曰,让地方官员也及时掌握天下动态,知晓朝政。
这原本就是太子爷的分内事。
这样一来,大夏国44州145郡568县,一下又多上了近八百份。
就这样,这报纸还没开始发行,近两千份的销量就已经稳了。
“怎么样,没让你失望吧?”
大夏国第一关系户得意地炫耀着他的功绩。
事实上,他还有一大喜讯暂时没有提,那就是让宣帝爷配合卢勋薅世家和士族羊毛,让他们给义学募捐的事,那事宣帝爷也痛快地答应了,只不过这种事只能私下说,不适合张扬,因此德王爷暂时忍住了没说。
“哈哈,辛苦了,这下好了,咱们这报纸算是有了一个最好的开局。”
面对求表扬的德王爷,还不知自己已经被卖了的郑经自然是及时地送上了一句恭维话。
这对他来说,确实是大得不能再大了的喜讯。
两千份这个数量其实没那么重要。
重要的是,这份报纸还没发行,就已经有机会做到让大夏国朝中文武百官都人手一份,不仅如此,连地方官也都能覆盖到了。
这才是最大的价值。
要知道,若是非要给人划分个三六九等的话,那这些当官的,绝对是属于最上等的,这也就意味着,这《华夏早报》一开局就是王者。
试问,假如大夏国的官员都能人手一份《华夏早报》,那其他人会不会纷纷仿效,同样以拥有一份报纸为荣?
用一个后世的概念来形容,就是所谓的潮流。
而这样的待遇,原本只有官方报纸才能享受到的,而现在,因为他拉上了德王爷这个大夏国第一关系户,即刻就让《华夏早报》拥有了官方报纸的待遇。
如此看来,这关系户还得多加利用才对啊!
他立即又动起了歪心思。
在此之前,他还一直在琢磨,等报纸在会宁城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