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根源在儒家!

作者:近墨黑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大家确实已经被郑经彻底说糊涂了。

三代一新士族,百年一世家……

大家承认,郑经的这一计划确实是可行的,按照他现有的发展趋势,照这么走下去,绝不是天方夜谭,事实上, 过去的那些世家及新兴士族,基本上都是按照这么一个模式发展起来的。

总而言之,发展出一新兴士族,或发展成百年世家,无非就那么几个条件。

第一,代代都有人在朝为官,能保护并充分保障家族利益。

第二, 垄断某一门能赚大钱的行业。

第三, 有一个集中居住地,拥有大量的田地及其它产业,整个家族的人都以家族利益为核心。

这些,在场的这些人,尤其是那几位年龄比较大的,都是很清楚的,他们这就弄不明白了,郑经为啥要公开说出这样一计划。

“那么我的问题来了。”

好在郑经很快又开口了。

还是他惯用的上课模式,先陈述,再提问,后总结三步走,现在算是到了第二步。

“第一个问题,假如在整个过程中,我没有采取任何作奸犯科的手段,我那么做有没有错?”

他又问道。

众人:“……”

只要你不作奸犯科,能有错吗?

古往今来,那些世家和新兴士族都是这么做的啊!

“无可指责。”

最有声望的张籍代表大家给出了一个答案。

“第二个问题,忽略我印书、办报所谓社会所做的贡献,那么在整个过程里, 我有没有通过我所拥有的巨额财富,来为国为民做出很大的贡献?”

郑经紧接着又问道。

众人:“……”

你所拥有的巨额财富,都集中在了你的家族手中,好处都被你自家占了,哪里谈得上为国为民做贡献啊?

说句不好听一点的,假如你家真是世世代代都有高官,士子无数,那国家想从你家收点税都很难好吧!

大家又腹诽道。

这也是实情。

按照现在的税赋制度,收税主要分为几种。

一是田赋制度。

按规定,现在田赋制度实行的是计亩而税、计户而征的赋税制,比如说每亩纳粟四升,每户纳绢二匹、绵二斤。

可这一田赋制度也是有漏洞可钻的。

打个比方说,只要成为秀才,就可以免税免徭役,而成为举人,就能免掉100-200亩地的税赋,成进士甚至做官就能免更多。

世家或新型士族虽然占有大量田地,但却是把大部分的田地都挂到了家族中的士人名下,这样一来,朝廷从世家、士族那边,根本就收不到太多的税赋。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