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花花轿子人抬人

作者:近墨黑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其实今天的这场讲道,受冲击最大的还得数骆斐。

冲击来自于几方面。

其一,郑经的表现。

作为国子监的祭酒,他的这一生,也算是见过了不少的青年才俊,比如说过去的阮留之、卢勋等,现如今的席希明等, 可现在他却发现,他所熟知的那些才俊,似乎没人能跟眼前的郑经比。

字词曲三绝的三绝公子,著《三字经》,办《华夏早报》,创新型印刷术,儒道双精通……

如此多让人惊讶的成就, 怎会全部汇集到一个如此年轻的士子身上?

对此,他确实颇感不可思议。

可对他冲击更大的, 还得数另一点,那就是郑经刚才的讲道。

他也没想到,说起世家之祸,说来说去,根源竟然扯到了儒家上面来,这让他一时难以接受,但细思过后,又不得不承认,郑经说的其实很有道理。

但一接受这一点,新的问题又来了,那就是开始让他怀疑起自己的职责来。

要知道,作为国子监祭酒,他可是担负着为大夏国培养人才的重任,而在过去的数年里,他也在尽心尽责地做着这件事,确实也为大夏朝培养出了不少的栋梁之才。

就好比说眼前的卢勋,就是国子监出身。

为此, 他还曾沾沾自喜。

可现在他却发现,他所培养出的那些人才,十有八九不是世家子,就是被称之为新兴士族的高官子弟,真正的寒门却是少之又少。

既然科举制是为打破世家及士族垄断朝政所设,那他更应该做的,不是多培养寒门子弟才对吗?

此时的他确实在怀疑起自己来了。

也正因为如此,他还想就此跟郑经再深入探讨一番。

机会似乎来了。

眼见郑衍被郑经又说得无话可说,他连忙插嘴道:“浪之,你说科举制的出现,就是为了打破世家把持朝政之时弊,但却需要一个契机,这个契机又是什么?”

在场的人里,就算他对郑经最为不了解,因此现在的他,暂时还不知道郑经的大肆印教材计划。

但有人会告诉他的。

“先生,浪之所说的契机,应该就是指他自己。”

卢勋抢先笑着回道。

其实此时的卢大人也在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

要知道,接下来他所要做的头等大事,就是办义学,而想要把义学给办起来,光靠拉赞助,有了银子还不行,还得有教书的先生才行,因此他也正打着骆斐的主意。

国子监别的未必能帮到他,但教书的先生有的是,如果只是蒙学的话,都用不着国子监里的那些博士、助教、直讲之类的,随便一个监生都可以胜任。

而普通百姓家子弟读完蒙学之后,想进阶的话,靠义学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